“東北姐妹花”綻放在高原小站
相互紮好頭髮,彼此整理着裝,佩戴檢查口罩……2月1日清晨,在海拔近3000米的門源站職工宿舍里,4名年輕的客運員正在進行上崗前的各項準備。面對職業生涯的第一個春運,她們顯得既緊張又興奮。
“現在的每一天都是挑戰,服務工作和疫情防控一項都不能落下。”4名客運員中年齡最小的孫陽陽說。生日在12月的她與另外3名客運員同齡,“99后”的她們緣分還不止如此:她們的家鄉都在東北,畢業后都報考了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又都分配到了門源站工作。同事們稱她們為“東北姐妹花”。今年春節,“四姐妹”本可以回家過年,但她們都選擇了留下,希望在春運期間為車站多作貢獻。
“請保持一米距離間隔排隊,進站時請拿好您的身份證。”在驗證口,“二姐”孫佳欣一遍遍向旅客做着提示。旅客刷身份證后,她總會多看一眼驗證機和地面。“我多看一眼,就可以避免身份證丟失的情況。”孫佳欣說。
她的一旁,“三姐”呂澤宇坐在測溫室里觀測旅客的體溫狀況。如果是兒童體溫超標的話,她會讓孩子稍事休息再測溫。“孩子的體溫比成人高,很容易造成誤判。我們不能給疫情防控防線留下任何缺口,但也不能給旅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呂澤宇說。
檢票口是“大姐”於今熒和“四妹”孫陽陽的“陣地”:引導旅客排隊,提供諮詢服務,為重點旅客開通綠色通道,候車室里滿是她們忙碌的身影。由於青海旅客大都操着濃濃的鄉音,溝通起來不大容易。碰上老鄉的次數多了,於今熒漸漸掌握了技巧:溝通時要放慢語速,提高嗓門,實在不行還可以藉助肢體語言。
夜幕降臨,忙碌了一整天的“四姐妹”回到宿舍,與遠在東北的親人視頻連線,互相問詢身體狀況。她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疫情早日結束,父母可以來門源和她們一起觀賞百里油菜花海。“四姐妹”還準備在春節為她們的師傅們包一頓餃子,感謝師傅們長期以來對她們的照顧。
春運還在繼續。“四姐妹”守候在旅客身旁,如朵朵凌寒綻放的小花,為門源站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