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路44對列車獲標準化客車命名
日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標準化客車評定工作完成,包括Z15/16次、K89/90次、K234/233次、T220/219次等列車在內的全路44對列車獲標準化客車命名。
為準確掌握2020年秋季“三進”普速旅客列車質量及車輛乘務管理水平,國鐵集團委託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組成兩個鑒定組,在北京、北京西、上海、廣州地區對進京、進滬、進穗的跨鐵路局集團公司旅客列車進行質量鑒定,並對直通空調旅客列車標準化客車創建工作進行了考評。
4個地區共鑒定列車161對355組2840輛,列入評定範圍的有105對,參評列車均未發生服務設施不良被投訴查實的問題,各車次車輛乘務員未發生服務質量被投訴問題。經嚴格考評鑒定,最終,44對列車被命名為2020年標準化客車。
在國鐵集團機輛部的牽頭組織下,各鐵路局集團公司有針對性地開展車輛設備季節性整修,強化安全控制手段,狠抓廁所整治工作,完善配件防脫措施,促使運用客車質量穩步提升。哈爾濱局集團公司使用數字智能絕緣測試儀,提早發現並處理絕緣異常問題。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開發隨車工具、備品管理系統,實現檢修到期自動預警提示。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製作庫列檢便捷式真空集便裝置污物箱真空度檢測儀,提高真空集便器檢修效率和質量。中國鐵路蘭州、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對轉向架、軸端接地線固定位置加裝防折支撐板,避免地線與端子結合處出現斷裂故障。
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在車輛設備檢修中,及時總結經驗,補強短板,進一步豐富應急處置手段,提升上部設施質量。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完善客車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有效監控乘務作業,發揮應急處置遠程指揮作用。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在發電車控制屏原理圖上,分區域標註控制的負載名稱或功能,便於發電車乘務員應急處置。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對公益性“慢火車”硬座車、行李車進行適應性改造並全面提升服務設施質量,增強了沿線群眾的出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