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圓滿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和“十三五”規劃目標
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廣大鐵路建設者衝破疫情帶來的重重阻礙,勇當落實“五個確保、五個見實效”開路先鋒,圓滿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和鐵路“十三五”規劃目標,交上一份沉甸甸的年終成績單。
拼搏奮進——圓滿完成建設任務
這一年,中國鐵路建設者特別拼。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行各業按下暫停鍵,也打亂了原有的鐵路建設計劃。站在落實中央“六穩”“六保”部署的政治高度,鐵路建設系統迎難而上,果斷打出一套“保開通、保在建、保開工”組合拳,立下了“堅定不移實現項目開通目標、全力以赴完成既定投資任務”的軍令狀。
2020年春節假期剛過,鐵路建設系統疫情防控和復工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組建。隨後,《新冠肺炎疫情鐵路建設工地防控指南》《鐵路建設系統貫徹落實國鐵集團“五個確保、五個見實效”目標任務宣講手冊》編髮,督導組分赴重點項目督導檢查……多項超常規舉措接連推出。
從國鐵集團到各鐵路局集團公司以及建設施工單位,鐵路建設系統幹部職工或是加班加點遠程指導,或是馬不停蹄奔赴現場,全力以赴協調解決人員、物資進場問題,千方百計打通影響施工的“堵點”“痛點”。很快,全路115個建設項目全部復工復產,被疫情耽擱的工期一步步搶了回來。
針對2020年開通項目技術難點多、開通時間緊、安全穩定責任大等特點,國鐵集團建設管理部組織專家攻關重點工程的重大技術問題,協調破解重點項目的市政配套建設、外部環境治理等難題,為新線高質量開通鋪平了道路。
愛拼才會贏。銀西高鐵開通運營,陝甘寧革命老區邁進高鐵時代;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通車,復興號奔向“未來之城”……2020年,滬蘇通、連鎮、銀西、商合杭等10多條鐵路加入高鐵朋友圈,新線投產4933公里。截至目前,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4.63萬公里,其中高鐵3.79萬公里;西寧至成都鐵路、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高速鐵路等20個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全國鐵路基建投資完成5550億元以上,年度建設任務和“十三五”規劃目標圓滿完成。
光芒閃耀——超級工程“圈粉”無數
這一年,中國鐵路建設的“含金量”特別高。
從波瀾壯闊的長江到風大浪急的大海,許多鐵路工程“未通先紅”——還沒開通就成了“網紅”,受到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在長江下游,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和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各自創造了5項世界之最。在福建平潭,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形成了複雜海域公鐵兩用大橋建設成套技術,為中國更多跨海大橋的建設增添了底氣。
與橋樑工程同樣光芒閃耀的,還有一座座高鐵站房。廣大建設者落實精品工程理念,運用開放性方法,開展系統性研究,形成客站裝修裝飾色彩、形體、空間、環境、藝術、文化6項規劃專題設計,建成了雄安站、北京朝陽站、南通西站等一批精品客站。
總建築面積47.5萬平方米的雄安站,規模相當於6個北京站。而它值得稱道之處遠不止於“大”,它還是國內首個大規模採用清水混凝土技術的高鐵站,巨大的樑柱曲線優美,橫豎都有弧度,觀感自然清新,將新發展理念詮釋得淋漓盡致。
如今,這些超級工程大都已經開通運營。走近它們,人們感受到的不僅是鐵路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的舒適、便捷,更有身為新時代中國人的幸福與自豪。
繼往開來——宏偉藍圖讓人期待
2020年,鐵路建設系統還迎來了激動人心的宏偉藍圖——《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鐵集團組織編製了《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於2020年正式對外發布。
翻開《規劃綱要》,“建設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被列為首要任務,凸顯了鐵路建設的重要地位。《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屆時,全國鐵路網將達到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里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其中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全國1、2、3小時高鐵出行圈和全國1、2、3天快貨物流圈全面形成。
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如何建成?《規劃綱要》確定了發展目標:鐵路網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效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樞紐銜接順暢,網絡設施智慧升級,有效供給能力充沛。明確了主要任務:構建現代高效的高速鐵路網,形成覆蓋廣泛的普速鐵路網,發展快捷融合的城際和市域鐵路網,構築一體銜接順暢的現代綜合樞紐。
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交通要先行。《規劃綱要》出台,標誌着鐵路建設新征程正式開啟。未來的中國鐵路,更多精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