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鐵路重大應用需求 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服務鐵路重大應用需求 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鐵科院集團公司積極發揮骨幹、尖兵、平台作用,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為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連日來,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深入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學思悟相結合,緊密聯繫工作實際,持續加大鐵路科技創新力度,為推動新時代鐵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2021年春運臨近,走進鐵科院集團公司12306監控大廳,技術人員正在為春運售票工作忙碌。在12306團隊成員的創新攻關中,售票系統不斷升級完善,售票能力穩步提升,旅客購票體驗持續改善。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12306技術團隊第一時間完成客票系統免收退票費功能調整,累計提供旅客同程信息11.5億條,切實維護了廣大旅客權益,有力服務了疫情防控大局。
鐵科院集團公司始終把鐵路應用技術創新擺在首位,立足鐵路運輸與建設主戰場,以應用需求為牽引,持續推進鐵路建設、運營、安全等重點領域應用創新。他們聚焦重點工程建設,大力推進川藏鐵路重點課題和關鍵技術攻關;聚焦確保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成功研製出世界領先的高鐵綜合檢測列車、自然災害監測系統、高鐵地震預警系統;聚焦提升鐵路客貨運輸質量,做好雙網融合技術創新,95306系統功能不斷完善,圓滿完成12306系統在各重要節點售票工作,持續推出電子客票、智能客站大腦等創新服務舉措。
實現更多“零的突破”,對深入開展基礎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鐵科院集團公司深入開展鐵路應用基礎理論研究,深化安全基礎規律研究,形成《高鐵十周年運營安全規律分析報告》《京滬高鐵基礎設施服役狀態分析報告》等一批重要成果,並得到深化運用;紮實開展輪軌關係、弓網關係、減振降噪等應用基礎理論研究,持續開展高鐵時速350公里服役性能試驗和對比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國產電子元器件、基礎芯片在動車組和信號系統等關鍵設備中應用研究取得積極進展。
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成為中國高鐵的亮麗名片。作為復興號的搖籃,鐵科院集團公司主動搶佔未來鐵路競爭技術高地,積極推動智能鐵路技術創新,牽頭研製了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形成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復興號系列產品體系。
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他們系統掌握了40米大跨度簡支梁成套技術、高速列控系統技術,建設10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特別是依託環行鐵道試驗線,全方位打造了面向未來鐵路發展的鐵路科技創新基地,綜合試驗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他們還積極推進前沿和基礎技術研究,牽頭組織5G、大數據、雲計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鐵路的應用創新研究。
今年8月31日,鐵科院集團公司控股的北京鐵科首鋼軌道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國鐵科創板第一股”。這是鐵科院集團公司加快推動科研攻關、資源整合和成果轉化的有益實踐,為推動鐵路股份制改造取得新進展貢獻了力量。
鐵科院集團公司推動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積極打造鐵路產業化應用平台,與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全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推進落實全系列道岔、動車組輪對屬地化檢修等一系列重點合作項目,建設永豐、武清等多個產業基地,不斷提升核心技術成果轉化能力。
實現鐵路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強有力的科技創新體製作保障。鐵科院集團公司認真落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關於深化科技領域改革的要求,完善科技項目組織管理、科技評價機制和創新平台管理使用機制;加強與鐵路局集團公司科研的協同創新,廣泛參與國際鐵路科技交流與合作;加大對基礎前沿研究課題的支持力度和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為科技創新營造了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