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美景盼“一線相連”

一列復興號動車組在懷化市中方縣境內的滬昆高鐵上奔馳。李培先 攝

安江農校一景。陳明君 攝

象徵和平的白鴿聚集在芷江受降紀念坊前。李培先 攝

鳳凰古鎮秋色。李培先 攝

張家界雲海。李培先 攝
張吉懷鐵路的起點位於張家界西站,途經湖南省的三市州、七區縣,終點在懷化南站,全線預計於2021年開通運營。
張吉懷鐵路貫穿武陵山區腹地,通車后將有效助力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為脫貧攻堅、促進開放、加快發展和造福人民貢獻“鐵”力量。通車后,張吉懷鐵路將把鄭州、西安、襄陽、荊州、張家界、湘西、鳳凰、桂林等多個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串聯起來,成為一條貫穿湘西南北的旅遊大通道,對促進湖南省、甚至全國的旅遊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通車之後,張吉懷鐵路將把張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懷化市的諸多旅遊景點連成一線,在張家界、芙蓉鎮、鳳凰古城等旅遊勝地之間形成1小時旅遊圈。
跟隨正在建設的張吉懷鐵路,讓我們懷着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在沿途的美麗風光中沉醉徜徉。
張家界 山水無雙
張家界是張吉懷鐵路的起始城市,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腹地。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也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張家界旅遊資源種類齊全、特色鮮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嘆為觀止。這裡擁有天下無雙的自然山水,景區內群峰競秀、險峽深澗、飛瀑流泉、崖樹斜逸、靈草遍被、鳥鳴猿啼,融“峰、林、洞、湖、瀑”於一身,集“幽、野、奇、秀、險”為一體,可謂“五步一個景,十步一重天”“人在山中走,宛如畫中游”。
位於張家界市北部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每年都吸引着來自國內外的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公園內的自然風光以峰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有奇峰3000多座,形象逼真,氣勢壯觀,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稱,還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之盛名。
從張家界市區出發,向南穿過澧水,便到了天門山腳下。天門山是張家界永定區海拔最高的山,因天門洞而聞名天下。天門洞南北對穿,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門戶。除了奇特的天門洞之外,天門山豐富的植被也為人稱道:景區內古樹參天,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世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
在張家界市區的東北方向,雄踞着“張家界大峽谷”這一著名景點。提起這個景點,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那座驚險刺激的玻璃橋了。這座寬6米、主跨430米的大型山谷懸索橋名為“雲天渡”,因其創下“世界最高最長玻璃橋”的世界紀錄而聞名中外。經過此橋時的驚險程度,用一首名為《過雲天渡》的小詩來表達十分貼切:懸跨玻索橋,欲步顫心焦。腳下淵流涌,掌心汗已潮。如果到了那裡,不妨去體驗一下這種“漫步雲端”的刺激感覺。
湘西 神秘純凈
從張家界出發,沿張吉懷鐵路向西南尋覓,充滿神秘色彩的湘西便映入眼帘。
地處雲貴高原武陵山區的湘西,境內峰巒疊嶂,峽谷幽深,溪河網布,森林茂密。千百年來,生活在湘西的各族人民在歷史舞台上演繹了一幕幕悲壯與輝煌。沈從文的書里、黃永玉的畫里,那些如真如幻的神秘傳說、浩瀚如海的民間文學藝術、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和層出不窮的名人志士造就了獨特厚重的湘西文化,也造就了神秘湘西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使之成為中外旅遊者觀光遊覽、度假休閑、獵奇探險的最佳目的地。
如果你是一個電影迷,那麼提起湘西,“芙蓉鎮”就是個繞不開的名字。這個有着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由一群建在瀑布之上的吊腳樓村落組成,奇峰秀水,芳草鮮美,宛若桃源。由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的電影《芙蓉鎮》,正是在這裡取景。
如果你是一個文學愛好者,那麼沈從文筆下那座位於川湘交界處的茶峒小鎮,一定會讓你充滿嚮往。小說中的茶峒,一切都是那麼乾淨純粹。沈從文在描寫他的家鄉——鳳凰的風物時,充滿了真摯的熱愛和懷念,這也是他的《邊城》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的原因之一。鳳凰古城建於明代嘉靖三十五年,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曾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懷化 勝利之城
從吉首出發,沿張吉懷鐵路向南走上100公里左右,就到了有着“黔滇門戶”“全楚咽喉”之稱的懷化。地處湖南省西南部的懷化,是中國中東部地區通往大西南的“橋頭堡”。
懷化市處於武陵山脈和雪峰山脈之間。抗日戰爭時期,湘西會戰就發生在懷化境內,中國軍民在此役中給日軍以迎頭痛擊。湘西會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次會戰,其勝利也揭開了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反攻序幕。
1945年8月21日,侵華日軍在懷化芷江向中國政府投降。芷江受降洗刷了中國在近代史上的百年恥辱,書寫了中華民族抵禦外敵入侵取得完全勝利的光輝一頁。芷江受降紀念坊位於芷江侗族自治縣城東七里橋村,舊址有受降會場、受降紀念坊、資料展覽室、紀念抗戰勝利展覽館、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和何應欽辦公室等。其中受降紀念坊由四柱三門組成,柱粗1.16米、通高8米,中拱門高4.5米,坊寬10.64米、進深1.5米。整座建築由石料和青磚砌成,外塗水泥砂漿。紀念坊的正、背面刻有當時軍政要員的題詞,銘文略述日本侵略軍投降之梗概。芷江受降紀念坊於1985年9月整修,按原貌復建會議室,並陳設會談的歷史資料。
說起懷化,還有一位名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從1953年畢業分配到懷化安江農校算起,袁隆平在安江工作生活了37年。其間,他找到了一位始終支持他科研事業的妻子,他自己也由一名普通教師成為成功解決人類吃飯問題的“雜交水稻之父”。湖南安江農校紀念園位於安江溪邊村,佔地310畝,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及保護利用價值,是科研學者奮鬥精神和人類稻作文明階段性歷史發展的重要物證。紀念園保留了1939年至1986年間所建的各類教學及科研設施,如袁隆平舊居、辦公樓、教學樓、老實驗樓、師生宿舍、校訓牌、雜交水稻溫室、圖書館、印塘和試驗田等。院內自然與人文景觀俱佳,古樟樹、白果樹等各類樹木隨處可見。收穫的季節到來時,大片的農田和果園仍然一片旺盛,產量頗豐。
景點介紹
●黃龍洞
黃龍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擁有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懸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筍等特級旅遊資源,享有絕世奇觀之美譽。
●坐龍峽
坐龍峽風景區長約3500米,寬處不足丈余,窄處僅容一人通過。谷內絕壁縱疊,溪瀑橫懸,崖樹斜逸,異草遍坡。坐龍峽擁有中國第一條特種游道,出口處的土家山寨保留了古樸獨特的土家族生活習俗。
●矮寨奇觀旅遊區
矮寨奇觀旅遊區的各類景觀,可以用一個“奇”字來概括:奇橋,矮寨大橋是創四個世界之最的跨峽谷特大懸索橋;奇台,鬼斧神工的“問天台”;奇谷,美麗的德夯大峽谷;奇瀑,全國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