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航運樞紐 助力發展龍頭
11月20日,世界集裝箱吞吐量最大港口上海港再次傳來鐵海聯運捷報:1月至10月貨物發運量達21.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6.8%。這是鐵路主動融入浦東開發開放大局,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助力浦東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更好發揮龍頭輻射作用的又一成果。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發揮鐵路優勢和作用,進一步加大鐵路重點項目規劃建設力度,增加鐵路客貨運輸有效供給,為區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0年來,鐵路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國家戰略,勇於擔當,建成全長42.87公里的浦東鐵路;充分發揮蘆潮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作用,主動對接同在浦東的全球最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洋山深水港碼頭,加快同長三角地區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目前已開行7省14市至蘆潮港的鐵海聯運班列,蘇州、常州、湖州、長興、海安等地實現班列循環開行“天天班”。國鐵集團與上海市政府簽署《關於加快推進上海鐵路建設的會議紀要》,對鐵海聯運、浦東綜合交通樞紐等重點建設項目及相關工作進行明確,按下新一輪上海鐵路建設發展“快進鍵”。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積極促成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市推進海鐵聯運發展工作方案》,針對蘆潮港鐵海聯運出台專項鼓勵措施,全年預計補貼1.105億元,推動集裝箱運輸向鐵路、水運轉移。該局集團公司牢固樹立融合發展思維,開展多式聯運合資合作,與上海港等單位共同組建上海港海鐵聯運有限公司,搭建鐵海聯運服務公共平台,緊密合作,在價格、服務、流程上發揮各自行業優勢,推行“到站視作進港,出港視作上路”的運營模式,壓縮物流成本,暢通在浦東開展鐵海聯運的“最後一公里”,充分保證了長三角主要城市出口外貿貨物的船期時效。
加快“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不斷提高浦東公共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鐵路部門強化頂層設計,與上海市聯合制訂《上海鐵路樞紐總圖規劃》《上海浦東綜合交通樞紐專項規劃》,並獲路地雙方批複,上海東站、滬甬(舟)鐵路、滬乍杭鐵路等一批重點項目納入規劃。為發揮鐵路運輸比較優勢、更好地服務浦東生態文明建設,鐵路部門對浦東鐵路實施擴能改造,提高鐵海聯運在港口貨運總量中的佔比;高標準參建長三角核心區新建的首條市域鐵路——上海機場聯絡線的十幾公里線路,方便旅客在上海虹橋站以及浦東、虹橋兩大國際機場間快速中轉;積極推進外高橋港區鐵路及集裝箱辦理站建設,重點服務自貿區發展。上海局集團公司積极參与浦東陸家嘴智慧社區建設,在浦東陸家嘴金融區、中國(上海)自貿區設立10多台鐵路車票自助服務終端,升級購票支付環節服務,方便附近各園區、企業的各類人才出行。
共建航運樞紐,助力發展龍頭。在鐵路運輸助力下,10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以420萬標準箱刷新月度歷史紀錄,同比增長15.7%,浦東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