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引領草原鐵路高質量發展
“安全管理大數據平台”科技創新項目深挖安全數據信息,推動全局集團公司責任作業事故同比下降50%;“口岸換裝管理信息系統”等科技創新項目,助力二連國際口岸站較去年提早33天實現千萬噸運量目標……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交通強國建設部署,面向鐵路建設和運輸主戰場,以科技創新引領草原鐵路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面向安全生產主陣地。安全的需求在哪裡,科技創新的腳步就跟到哪裡。面對安全生產數據化管理要求,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研發“安全管理大數據平台”,通過人員畫像、環境評估、安全綜合分析和安全智能預警等功能,實現了安全風險全過程管控、安全隱患全系統排查、安全問題全方位整改。“郭晉龍技能大師工作室”研發的鋼軌焊縫雙頻正火設備及工藝有效解決了鋼軌斷軌問題,廣泛運用於包括張呼高鐵、京張高鐵在內的全國多條高鐵線路。“張發勞模創新工作室”研發的軌道除雪除沙裝置、電力機車防逆電操作手柄等科研成果,在保安全、提效率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科技創新面向運輸創效主戰場。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化貨運結構調整、開展精準營銷……面對國家戰略部署和市場形勢變化,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以科技創新賦能運輸創效主戰場,主動探索管理、技術、裝備、營銷創新。“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戰略目標的‘公轉鐵’運輸體系構建與實施”“包鋼出入包頭西樞紐國鐵車自動化管理”等研究課題在貨運增收的主戰場大顯身手。特別是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該局集團公司貨運裝車連續18天突破萬車。2013年以來,草原鐵路投產新線3320.2公里,營業里程達到6857.8公里,複線率達到43.1%,電氣化率達到42.5%,為運輸創效提供了有力支撐,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科技創新面向旅客貨主主對象。全路首家“無人超市”亮相草原鐵路,“刷臉”進站、共享服務廣泛運用,電子客票覆蓋該局集團公司管內所有動車組停靠站和25個普速車站。京張高鐵、張呼高鐵開通運營后,高效承擔國慶中秋假期客流運輸任務。在高鐵效應的推動下,今年內蒙古中西部地區通過鐵路進京的旅客較去年增加約50%。該局集團公司科技創新讓貨主體驗更滿意,先試先行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和鐵路互聯網經濟,完成“鐵路貨運物流服務平台”建設,為全路95306平台建設提供借鑒;圍繞“公轉鐵”運輸,積極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服務企業、貨主新需求。今年上半年,該局集團公司已銷號“公轉鐵”工程項目16個,預計每年新增運量2470萬噸。
科技創新面向經營管理升級主方向。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緊跟全路科技創新工作發展要求,組織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深化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專題研討,為科技創新引來“源頭活水”。他們把創新寫入企業精神,助力“精彩呼鐵”建設;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出台《深化鐵路科技領域改革的實施方案》《科技成果評價管理辦法》等制度辦法,完善選題、立項、驗收、評價一體化管理機制,促進了管理創新的規範化。
如今,草原鐵路全員創新蔚然成風,科技成果不斷湧現。2013年以來,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安排科研項目1649項,52項科技成果通過成果評價,18項科技成果獲得內蒙古科技進步獎。職工郭晉龍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后,又在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創新爭先獎勵大會上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狀;2人被評為“北疆工匠”,1人當選“草原英才”;5人獲得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16人獲得茅以升鐵道工程師獎;3人當選鐵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8人當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專業技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