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姐姐鐵路情深

“銀耳姐姐”張家巧(右)正在直播帶貨。張貴鋒 攝
“‘銀耳姐姐’,我在《坐着高鐵看中國》那個欄目裡面看到你了,合福高鐵真美,‘銀耳姐姐’真棒!”
“謝謝大家,我是託了合福高鐵的福。高鐵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多彩。歡迎朋友們坐着動車來我家鄉做客、來我們合作社觀摩!”
10月15日上午,在有着“中國食用菌之都”“世界菌業之窗”等美稱的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晟農無公害食用菌合作社負責人張家巧正用抖音進行直播。直播室,她客串了一把“鐵路代言人”。“《坐着高鐵看中國》播出后,我一下子成了網紅,微信群、朋友圈裡都刷屏了,感謝新時代、感謝高鐵!”張家巧說。
“我們這裡‘八山一水一分地’,很早以前,出遠門是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張家巧對家鄉曾經的交通不便感觸頗深。20世紀90年代,她第一次坐班車到省城福州。山路彎彎、路窄坡陡,兩邊是懸崖峭壁,一顆心揪得緊緊的,120公里的路程,汽車開了六七個小時才到福州。下車后整個人頭暈眼花,走路像踩在棉花堆上,也沒什麼胃口吃東西。
20世紀90年代末,張家巧和愛人鄭開亮坐着綠皮火車到上海,見識了天大地大,心也漸漸被夢想撐大。1998年,夫妻倆離開家鄉到北京從事建材銷售工作。
張家巧清晰記得第一次坐火車回老家過年的情景。夫妻倆裹着軍大衣、拿着小馬扎,天還沒亮就去排隊買票。上車后,兩人的第一反應是“太嚇人了”!車廂連接處、廁所門口、座位底下,都擠滿了人、塞滿了大包小包。漫長的48個小時苦旅,他倆不敢多喝水,也不敢多吃東西,真是苦不堪言。
後來,夫妻倆買了汽車。自駕雖然方便,但也難言輕鬆:從北京出發要足足開22個小時才能到古田。“那時候年輕、能扛,路上不覺得累,但是一到家就累得像散了架一樣!”張家巧的先生鄭開亮笑着說道。
隨着人工栽培技術的發展,銀耳從曾經的珍稀貢品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古田縣開發生產的食用菌品種達37個,每年產業鏈產值超過100億元,食用菌年產量突破80萬噸,其中銀耳產量佔據全球90%的市場,有“世界銀耳在中國,中國銀耳在古田”的美譽。從小聞着銀耳清香長大的張家巧夫妻,和每一個古田人一樣,心中都有一份很深的銀耳情結。家鄉菌菇產業的快速發展,讓這種情越來越深厚。
2013年,在北京打拚15年的夫妻倆,在電視上看到合福高鐵2015年通車的消息。兩個人的家鄉情結和“菌菇夢”被激活了。夫妻倆一合計,女兒已經讀大學,北京的傢具工廠運轉有序,乾脆回老家種銀耳。高鐵開通后,從北京到古田只要七八個小時,來來回回也方便,兩頭都能兼顧。
夫妻倆回到家鄉后,接手了一個食用菌合作社,張家巧從大城市裡的老闆娘變身起早貪黑在菌菇房裡忙碌的“菌姑”。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鐵開通運營,張家巧和鄉親們站在小山坡上,看到了第一趟動車風馳電掣般穿越古田,心中難掩激動:“那個高興勁兒就別提了,感覺自己的夢想插上了翅膀,渾身是勁兒!”
有了高鐵,福建省農林大學的教授、專家常常前來指導,“渾身是勁兒”的張家巧和鄭開亮經過一次次摸索,終於在合福高鐵通車后不久,掌握了工廠化、智能化栽培無公害銀耳的“秘方”,實現了四季均可穩定生產,並進一步開發出沖泡即食的凍干銀耳羹。短短几年時間,他們的專賣店已經發展到30多家,遍布浙江、廣東、山西、甘肅等省。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車務段古田北站站長田茂華介紹:“合福高鐵開通后,古田北站客流持續上漲,2019年旅客發送量突破61萬人次,是2016年的1.2倍多。古田的旅遊業和菌菇產業發展駛上了快車道,高鐵確實是老百姓致富的加速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當許多菇農還在為積壓的銀耳發愁時,53歲的張家巧已經開始嘗試直播帶貨。每次直播,她都會重點介紹合福高鐵開通后的便利。經常有外地網友在直播間跟她互動后,呼朋喚友甚至好幾家人組團乘坐動車來到古田。除了在基地直播,她還坐着動車到福州、廈門、杭州等大城市做直播,一場下來參與直播的網友少則六七千人,多則八九千人。特別是《坐着高鐵看中國》節目播出后,張家巧抖音直播間的粉絲迅速增加了好幾千人。
“高鐵實在快、實在好!”張家巧說。10月16日13時40分,她和幾個“銀耳小妹”“銀耳小哥”登上G1601次列車,坐下后通過網絡跟粉絲們互動。“車上信號非常穩,生意一點兒都不耽誤,就跟流動的辦公室一樣!”
28分鐘后,列車抵達福州。出站后,張家巧轉地鐵直奔三坊七巷。歷時2個小時的第266場直播結束后,她又乘坐G1640次列車回到古田。吃過飯後,她回到菇房裡忙碌,50多歲的人了仍然渾身是勁兒。
菇房裡生機勃勃,屋頂管道噴出的超聲波水霧緩緩鋪開,氤氳繚繞宛若幻境。棚架上,數千朵通體雪白、狀若牡丹的銀耳長勢喜人。
“再過五六天,這一棚銀耳就可以採摘嘍。托合福高鐵的福,我們的銀耳一定會賣得越來越火、越來越遠!”“銀耳姐姐”張家巧信心滿滿,幸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