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中國速度”感受奮進時代——“坐着高鐵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側記
8天聚焦8條主線,中央、地方多路媒體全程採訪,發布10萬餘篇網絡報道……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多家媒體開展的“坐着高鐵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成為網絡熱詞,熱度頗高。全景式、及時性、現場感十足的報道讓廣大旅客、觀眾和網友乘“中國速度”感受祖國大好河山。
一條條線路串起大美中國,見證發展變遷
金秋十月伊始,鐵路好風景不斷,發展新鮮事連連。
“坐着高鐵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從高鐵途經地和輻射地出發,一條條鐵路線承載着故事線、串連起發展線。
從獨一無二的國家戰略大通道京廣高鐵、沿途區域人口佔全國總人口四分之一的京滬高鐵、領略糧食生產基地豐收景象的哈大高鐵,到邂逅中國“自然與文化雙遺”的合福高鐵和杭黃高鐵、翻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83.3%路段處於橋樑上或隧道中的貴廣高鐵,再到開創18項中國鐵路之最、開通運營50周年的成昆鐵路,乘坐智能高鐵感受冬奧元素的京張高鐵……各路記者帶廣大觀眾網友看山河無恙、萬家團圓,感受中國的快速發展。
服務國家戰略、助力疫情防控、聚焦脫貧攻堅、增進民族團結、着眼生態保護、緊跟科技發展……一線一種特色,一程一個主題,一路一段風景。廣大觀眾網友透過流動的鏡頭看神州大地上歷史與現代交融、經濟與文化並盛、旅遊與消費共進,共同見證鐵路對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拉動作用。
“我們是去廈門拍婚紗照的。”
“我去看外婆,去參加小姨的婚禮。”
“我看着人來人往就高興,因為人多代表大家日子過得很好,才有閑情出來走走。”
車內車外,人來人往。無論是坐着高鐵列車重回武漢的援鄂醫療隊隊員,還是坐着“慢火車”掙出一家老小吃喝用度的彝族村民,抑或是對着鏡頭豎起大拇指說“好”的老奶奶,每一趟旅途的普通人都對生活充滿期待。貫通東西南北的鐵路網穿山過橋、串珠成鏈,成為帶動沿線經濟騰飛的一條條“金線”。
一張張面孔露出蓬勃朝氣,激揚奮進力量
“我自己修出來的鐵路,我要自己養護它。”
“‘八縱八橫’高鐵網日益成型,作為一名鐵路人我感到非常激動和自豪。”
“從我太爺爺、我爺爺、我爸到我,一代代看着咱們中國人自主研發製造的機車車輛行駛在大好河山上。”
坐着高鐵看中國,這裡有三代守護成昆鐵路的老鐵道兵陳大平一家的執着堅守,有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張敬鈺對“八縱八橫”的期待,有傳承祖輩修建京張鐵路精神建設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的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橋樑隧道工程師的卓越。建設鐵路、服務好旅客的初心代代相傳,始終不變。
“從冰城到濱城,哈大高鐵像條龍。”“一眨眼、一溜煙,是快馬又加鞭。”
“大涼山,成昆飛渡,列車滿載希望,我們的夢。”
坐着高鐵看中國,這裡有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軌道車司機杜越川創作的哈大高鐵Rap,有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供電段作業車司機廖平吟唱的歌曲《成昆線上聽風雨》。
東北和西南、高鐵與普鐵、動感與悠揚……坐着高鐵看中國,鐵路人隔空對唱,唱出了哈大高鐵沿線的新變化、新發展、新風貌,唱出了成昆鐵路50載帶給西南百姓的便捷與希望,唱出了鐵路人滿滿的自豪感、濃濃的幸福感。
手握7本火車駕照的高鐵司機卻被汽車駕考科目二難住了,鐵路版“王語嫣”90分鐘默畫全國鐵路示意圖,“90后”鐵路小伙創作沙畫帶大家坐着高鐵看中國……8天長假,鐵路人成了備受矚目的“明星”,過人的本領背後是不懈的奮鬥、腳踏實地地“練練練”。
坐着高鐵看中國,無論是客運一線還是貨運現場,無論是站台還是股道,鐵路人的身影無處不在,鐵路人的面龐透着蓬勃朝氣,洋溢着奮鬥的自豪感。
一組組鏡頭聚焦“中國速度”,感受山河無恙
坐着高鐵看中國,流動的鏡頭聚焦前進的中國。
10月1日至9日,“坐着高鐵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報道連續9天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央視新聞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累計直播報道超66個小時,系列直播日均全網閱讀量超2億次,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達6.7億,7.4萬人次參與討論。有網友在線上留言:“有幸在開通第一天坐上了京張高鐵,我驕傲!”“成昆鐵路就是個工程奇迹。”
中央地方媒體聯動,形成強大宣傳聲勢。澎湃新聞、現代快報、南方都市報以及高鐵、鐵路沿線城市主要媒體全程關注,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刊發報道和評論文章,“學習強國”學習平台開闢專題,通過音頻、線路圖等形式進行全息報道。
鐵路各級宣傳部門積極配合採訪報道,為“坐着高鐵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順利進行提供強有力支持。人民鐵道全媒體平台充分發揮鐵路“1+18+N”三級媒體傳播效能講好鐵路故事。多路記者齊聚10條線路全程跟蹤採訪,精心製作全媒體產品,短視頻發布、文學創作、影像拍攝等方面全面發力。“人民鐵道”微信和“中國鐵路”微信、官方微博均發起了“坐火車拍月亮”活動,引起網友廣泛關注,話題閱讀量達6709.1萬。“人民鐵道”“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共推出活動相關報道90條,全方位、多角度呈現沿線高鐵和鐵路發展成果。
“國慶這幾天打開電視,天天都有對咱們高鐵的報道,真期待我們設計的雄安站早日通車,也來這麼一次給力的直播。”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建築設計研究院創意研究所所長鍾京說。
國慶假期,只要休息,新鄉東站客運員焦雪寧就捧着手機看直播。她說:“作為一名高鐵車站客運員,看‘坐着高鐵看中國’感觸很深。從人工檢票到電子客票和e卡通,我親眼見證了鐵路科技發展為旅客出行帶來的便利,飛速奔馳的高鐵帶着人們向幸福出發。”
坐着高鐵看中國,看的是實力強勁、含金量十足的高鐵名片,是動力滿滿、拉動城鄉發展的普速列車,是車內車外忙碌工作的鐵路職工,是人來人往奔小康的旅客、百姓,更是流動中國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