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趕椒客”笑開顏

■製圖 劉坤弟

7008次公益性“慢火車”東出長安,南越秦嶺,過藍田,進商山。近日,筆者乘坐這趟車進行體驗式採訪。
“我家裡有老人、孩子,還有幾十畝莊稼,在城裡打工還得操持家事,不論是回家還是出門,都靠這趟車。”說話間,陳富娃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今年45歲的陳富娃是河南省商洛市硯川村村民,主要務農,零散干點體力活賺錢。商洛本地工地少,找活難。坐汽車去西安幹活,來迴路費得100多元。“血汗錢花在路上太讓人心疼了。”陳富娃說,“有這趟‘慢火車’,打工顧家兩不誤。”
4號車廂里,一群返程回家的“趕椒客”發出陣陣笑聲。每年8月是關中、渭北花椒成熟採摘期,商洛、丹鳳、商南一帶的村民大都會去摘花椒,9月初返回家鄉。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出打工找活難,幸虧花椒豐產。丹鳳縣鐵峪鋪鎮趙安村村民趙榮軍說:“這次去韓城‘趕椒’,我們一行36個人,有老人、婦女。丹鳳到韓城將近500公里路,乘火車中轉才31元。”
趙榮軍和大家心裡有一本賬,摘1斤花椒3元錢,每人一天能摘60多斤,還管吃管住。40多天下來,每人差不多能掙7000多元錢。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少的收入。所以,火車上大家都樂呵呵的。
這趟車是致富車,也是便民車。做生意的張阿姨每月要在商南與西安間往返好幾次。“太方便了。我早上從商南坐7007次列車,下午就到西安了,正好能趕上出攤,土貨立馬就成了商品。”她說,“我帶的東西多,列車員每次都幫我搬上搬下,太貼心了。”
這趟“慢火車”穿梭於秦嶺間,山水可親。兩條鋼軌、一趟慢車,承載着多少人美好的生活。綿延其間的是鐵路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熾熱情懷。
小檔案
西安至商南7008/7007次列車運行於寧西線,共有8節車廂,全程277公里,最低票價1元,最高票價17.5元。列車每天15時05分從西安站發車,19時55分到達商南站,次日8時30分從商南站發車,14時到達西安站。列車為沿線村民打工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為促進丹鳳、商南等國家級貧困縣脫貧作出了積極貢獻。
列車運行線路:西安站、灞橋乘降所、臨潼乘降所、新豐鎮六場乘降所、渭南西站、劉家山乘降所、橋南鎮乘降所、蔡家河乘降所、灞源乘降所、硯川站、商洛站、商鎮乘降所、丹鳳站、鐵峪鋪乘降所、清油河乘降所、商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