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山區有趟“紅色旅遊車”

■製圖 劉坤弟

處暑過後,秋意漸濃。在東北東南部丘陵山區,通化至丹東4318/4319、4320/4317次公益性“慢火車”穿行於薄霧籠罩的崇山峻岭之間,成為大山裡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這趟列車連接遼吉兩省,溝通山區和沿海,串起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楊靖宇烈士陵園、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等紅色教育基地,被遊客們稱作“紅色旅遊車”。每到周末和寒暑假,沿線城市的家長們會帶着孩子乘坐這趟車到紅色教育基地緬懷先烈、了解歷史。
“小時候,媽媽總帶我坐火車到處遊玩。比起在書本上看圖片,親眼見到實物更有意思,也更深刻。”通化市第十三中學學生牟思羽桐是這趟“慢火車”的“迷妹”。去年底,學校組織全校師生開啟了一趟冬季研學之旅。乘坐這趟車到灌水等車站周邊景點學習歷史、感受民俗,讓她受益匪淺。
2017年起,這趟列車沿線的旅遊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五龍背溫泉、雅河漂流及桓仁滿族自治縣周邊的景區日益火爆,坐火車來旅遊的遊客絡繹不絕。
家住通化市的余大姐每個月都要約上幾個姐妹坐這趟車到五龍背泡溫泉。她說:“這趟車票價便宜,還不用倒車,對老人們來說特別方便。”
每年春夏兩季,沿線村民會到大山裡采野菜和野山藥,再到鳳城、通化等地售賣。由於這趟車是通灌線唯一的旅客列車,沿線山民平時出行都乘坐這趟列車。遇到冬季大雪封山,這趟車就成了天橋、廟陽地區山民出山的唯一交通方式。
山區冬季嚴寒,為讓旅客旅途溫暖,吉林客運段特別為車窗加裝了水晶板,確保車內溫度始終保持在20攝氏度以上。
每天接車后,列車供水員馮保國會以最快速度灌滿溫水桶,等旅客上車后,再推着溫水桶到車內走一圈,讓旅客一上車就能喝上熱水。一趟乘務,他要補水5至6趟,遇到午餐時間,還會多走兩趟。
列車長李祥君值乘這趟車已有4年時間,與大多旅客都是老相識。坐這趟車上學的孩子很多,有時遇到孩子沒吃早飯,他就和乘務員們將乘務餐拿給孩子們吃,還為家庭困難的孩子捐衣捐物,為孩子們走出大山盡一份力。
為助力當地經濟發展,列車乘務員們還積極推介當地旅遊資源,幫助百姓售賣山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幫助沿線百姓走上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小檔案
通化至丹東4318/4319、4320/4317次列車2013年11月1日正式開行,經由通灌線、鳳上線、沈丹線運行,全程走行321公里;共有6節車廂,全程票價24.5元,最低票價2元。4318/4319次列車6時50分從通化站發車,13時26分到達丹東站;4320/4317次列車14時56分從丹東站發車,20時59分返回通化站。近年來,列車途經的五女山、石城、鳳凰城等地旅遊業發展迅速,沿線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列車運行線路:通化站、通化縣站、五女山站、灌水站、石城站、大堡站、鳳凰城站、丹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