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深處幸福來


■製圖 劉坤弟
8月14日7時40分,在重慶北站15站台,家住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高谷鎮獅子二組的旅客王小敏抱着不滿一歲的兒子,和父母一起隨人流登上由重慶客運段值乘、開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5609次“慢火車”。
進入4號車廂,安頓好父母后,王小敏開始環顧車廂,心裡湧起一種熟悉而親切的幸福感,因為這趟車是她走出大山的起點。
2006年渝懷線通車后,5609/5610次公益性“慢火車”開進武陵山區。19歲的王小敏考上了大學,從彭水站坐着這趟“慢火車”去重慶市內的一所教育學院讀書,人生迎來新轉機。
對於第一次坐火車的細節,王小敏仍記憶猶新。那時候,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基本沒見過火車,都跑來看熱鬧。車廂里更是人擠人,再加上正值夏季,那“火熱”的滋味令她終生難忘。
10時許,5609次“慢火車”駛出涪陵站,接連跨越長江、烏江。窗外不斷變化的美麗風景,引來旅客此起彼伏的讚歎聲。
來自重慶市江北區的龔家蓮阿姨一邊逗弄着王小敏的兒子,一邊和她拉家常。龔阿姨是重慶長安工業集團公司的退休職工。這一次,她和姐姐準備去武隆避暑。“雙河、木溝、藍天湖這些地方海拔高,夏天涼快得很,附近農家樂價格又實惠。我經常坐5609次列車去避暑!”龔阿姨說。
與此同時,在秀山開往重慶北的5610次列車上,值班員陳卓正在為一批特殊旅客免費當導遊。這些旅客是6名來自北京大學建築系的大二學生。他們從武隆站上車,專門來體驗西南山區的“慢火車”。
剛滿20歲的劉敏不斷用手裡的單反相機記錄白馬站的建築形制。劉敏說:“這個吊腳樓形制的車站,完全依託當地山勢和水文等自然景觀建造而成,體現了鐵路部門對自然環境和當地文化的尊重。”同行的溫濤接過話頭說:“對。像我這樣在平原長大的孩子,第一次看到火車穿行在崇山峻岭中,特別是‘兩隧道夾一橋’的奇特景觀,感到非常驚喜和震撼。”
聽着年輕人的讚歎聲,在5610次列車上工作多年的列車長王友有些感慨:“在複雜地質條件下修渝懷線,確實不容易。通車15年間,看到沿途老百姓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鐵路人,我心裡十分自豪。現在,渝懷線正在增建二線,通車的日子越來越近。未來,武陵山區老百姓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小檔案
秀山至重慶北5609/5610次公益性“慢火車”從2006年開始開行,是目前渝懷線上唯一運營的“慢火車”。列車有9節車廂,全程運行406公里,途經20個車站(乘降所)。5609次列車8時07分從重慶北站開出,當天17時46分到達秀山站;5610次列車8時30分從秀山站開出,當天18時22分到達重慶北站。
列車運行線路:重慶北站、洛磧乘降所、長壽站、涪陵站、白濤乘降所、白馬乘降所、武隆站、中嘴乘降所、高谷乘降所、彭水站、保家樓乘降所、郁山乘降所、干溪溝乘降所、核桃園乘降所、黔江站、長潭溝乘降所、泔溪乘降所、酉陽站、龍池乘降所、秀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