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場“紅色初心”之旅——“發現最美鐵路·紅色昌贛憶初心”活動綜述
贛鄱大地,熱流涌動;革命老區,生機盎然。
8月16日至20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評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聯合舉辦的2020年“發現最美鐵路”網宣活動集結了60餘人的“發現團”,以“紅色昌贛憶初心”為主題,一起走進昌贛高鐵沿線,赴一場別樣的“紅色初心”之旅。
初心,在成就之美中閃耀。
此次活動以京九鐵路為起點,以昌贛高鐵為焦點,接續到在建的贛深高鐵。在這條從北到南不斷延伸的鐵道線上,鐵路人踐行着“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讓“發現團”成員感受到了中國鐵路與時俱進的變化——變化的是持續升級的列車硬件設施和服務品質,不變的是鐵路人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本色和建設交通強國的使命擔當。
一路走過,“發現團”成員乘坐突出“紅色精神、紅色人物、紅色故事、紅色歌謠、紅色詩詞”紅色主題,由復興號動力集中型動車組擔當的北京開往井岡山的“井岡山號”紅旗列車;參觀全世界首創、以設計時速350公里不減速通過的大跨度高速鐵路斜拉橋——贛州贛江特大橋;來到歷經3年艱苦建設、於8月19日順利開通運營的贛深高鐵第一長隧龍南隧道貫通現場……
風雨兼程,“發現團”成員來到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品牌的百年老站南昌站,將革命先烈的家鄉納入中國高鐵版圖的吉安站、興國站,將昌贛高鐵終點站建設成惠民起點站的贛州西站,地處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的於都站……
“最美鐵路,美在傾力播撒通往春天希望的種子。人民鐵路為人民,這即是鐵路的初心所在、最美所在。”“發現團”成員張弛寫下了自己的深切感受。
初心,在擔當之美中顯現。
每一條高鐵都是民生線,每一條高鐵都彰顯擔當美。除了延伸鐵路,方便沿線群眾出行,因鐵路而興的產業,也讓鐵路承載了不一樣的責任。
昌贛高鐵為沿線鄉村發展帶來了新契機。萬安縣將高鐵沿線8個行政村、27個村點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打造成高鐵沿線“吉安境內最美風光帶”。一批以田北畫村、夏木塘為代表的鄉村旅遊精品點在萬安鄉村悄然興起。不斷延伸的風景線,帶動了鐵路沿線經濟的發展,擦亮了人民群眾的幸福底色。
中青網評論寫道:邁入高鐵時代的贛南老區從中尋覓到企業發展的機遇,沿線城市主動謀划產業升級,因地制宜布局“高鐵經濟”……這塊紅土地擁有無限的產業想象空間,對於未來,我們充滿期待。這是“發現團”成員的共同感受。
初心,在奮鬥之美中升華。
最美鐵路,離不開它的建設者,更離不開它的管理者和維護者,“發現團”成員用眼睛發現着屬於鐵路企業和一線職工的奮鬥之美。
他們發現了,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優化運輸方案、開闢綠色通道、有效拓展貨源、加強貨運組織等舉措,確保贛州國際陸港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今年上半年,贛州國際陸港鐵路運輸吞吐量達7.8萬標準箱,進口量同比增長18.61%,貨物到達量同比增長22.57%,吞吐量同比增長8.8%。
他們看到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迎難而上,10天建成、15天量產的南鐵通達醫療口罩廠;逆向而行,一天完成9列客車消殺任務,獲得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楊波;用科技破譯鐵路軌道中的“無聲密碼”,已焊接長鋼軌2.7萬公里的鷹潭工務機械段向塘長軌基地……
“發現團”成員胡春莉感動地說:“我感受最深的是鐵路人的敬業愛崗、樂觀熱情。他們是最美的風景。”
此次活動雖然結束,但“發現最美鐵路”永遠在路上。“發現團”成員將來自現場的真情實感融入他們的作品中。據不完全統計,此次活動全網刊載圖文信息1.8萬餘篇(條),在“中國鐵路”全媒體平台刊發原創作品40餘篇(條),30多篇優質網評作品和新聞報道被廣泛轉載,活動相關話題被新浪微博熱搜榜置頂,閱讀量超過6000萬次,創歷次活動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