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使者”常駐烏蒙山


■製圖 劉坤弟
8月13日,北盤江沿着青翠的烏蒙山靜靜流淌,威舍開往六盤水的60836082次公益性“慢火車”穩穩向前行駛。車廂里不時傳來清亮的山歌,旅途頓時變得“有聲有色”。
60836082、60816084次公益性“慢火車”途經貴州最貧困的烏蒙山區,是山區老鄉走出山門邁向幸福的“金橋”。這天,前來坐車的除了提着菜籃、背着背簍去縣城集市賣菜的老鄉,還有拎着大包小包回娘家探親的一家四口、相約去隔壁村莊走親戚的嬸嬸阿姨、暑假回家的學子……“慢火車”滿載濃濃鄉情,用堅守和溫情托舉着老鄉們的幸福夢,成了他們靠得住的“幸福使者”。
56歲的劉貴書是這趟車的老熟人。她家裡種了花生、玉米、洋蒿、紅薯、四季豆,還有楊梅、桃子、柿子等果樹。每天早上,她和老伴下田採摘新鮮的果蔬,裝筐後步行20分鐘來到營街站,乘坐60836082次列車前往六盤水站。下車后,他們到車站旁的居民區菜市賣菜,第二天再乘坐60816084次列車返回營街。每次外出賣菜,他們都能賺兩三百元錢。“我們村吃飯都指望這趟車,家裡的瓜果蔬菜想要賣個好價錢,都得坐車去趕威舍、紅果等城鎮的集市。坐着火車去賣菜,每家每年能增加七八千元收入。”劉貴書說。
進入汛期,這趟車有時不得不根據雨情主動避險暫時停開。這讓劉貴書近來多了樁心事,她既盼着老天爺多下雨澆灌農田,又擔心雨多了影響列車開行,實在左右為難。“我想讓這趟車長長久久地開下去,我好給孫子攢點學費。”劉貴書看着身旁倚着背簍的孫子笑着說道。
經常和劉貴書一起賣菜的彭元賢今天沒背背簍,而是和同行的姑嫂妯娌輕鬆地唱起了山歌。原來,她們相約前往鄰村,吃親戚孩子的滿月酒。乘火車出行比汽車便宜很多,一向是她們走親訪友的首選。
一路歌聲一路情,“慢火車”就這樣承載着老鄉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在山城之間牽線搭橋、奔馳不息。
小檔案
威舍至六盤水60836082、60816084次列車2009年7月開行,運行於水紅線,全程234公里,共有7節車廂,最高票價27.5元,最低票價4元。該趟列車還套跑昆明至紅果56525651次。列車被沿線山區布依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群眾稱為經商購物、務工求學、走親訪友的“便民公交車”,也是種植蔬果老鄉們的“脫貧致富車”。
列車運行線路:威舍站、小雨谷站、威箐站、紅果站、沙坨站、花家莊站、平田站、盤關站、月亮田站、柏果站、大營乘降所、松河站、雨格站、三家寨站、茅草坪站、營街站、發耳站、都格站、白雞坡站、玉舍站、夾溝乘降所、六盤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