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贛高鐵,為什麼這麼“熱”
對老區人民而言,昌贛高鐵既是一條圓夢之路,也是一條逐夢未來的發展之路。面對老區人民對高鐵的熱切期盼,昌贛高鐵自北向南在萬安縣站引出后,向東延伸,把興國縣納入高鐵版圖。
“這個‘大彎’承載着鐵路部門對興國老區人民的關心和厚愛。今天,我可以帶着孩子體驗高鐵,並且告訴他,一定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興國革命紀念館講解員盧婷激動地說。
在“發現最美鐵路”活動中,“發現團”成員被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打動。
8月18日9時,江西省萬安縣室外溫度高達36攝氏度。在一個鮮花觀光園裡,觀光園創業帶頭人郭慶全熱情地向“發現團”成員介紹:“我就是聽到昌贛高鐵經過萬安,才回鄉與鄉親們一起發展鄉村旅遊的。”觀光園開放以來,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了60多戶貧困戶種植花卉苗木,增收致富。
江西省興國縣的劉衍明前幾年一直在深圳打工。聽聞家鄉通了火車,他毅然回鄉創業,在離興國站2公里的地方開了一家制衣廠。“高鐵開通后,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我計劃擴大生產規模,帶領鄉親們一起奔小康!”
邁入高鐵時代的興國,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發展重點,積極進行招商引資。匯晨科技、松田利華、滿星科技、優奕視界等企業入駐興國。“近年來,興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很大,交通區位優勢越來越顯著。特別是高鐵的開通,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匯晨科技負責人賀道洪說。
昌贛高鐵的開通運營,不僅改善了贛南老區人民的出行體驗,而且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高度。便捷的交通給旅遊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瑞金、於都、興國等地紅色教育基地以及大余丫山、贛州通天岩、龍南小武當山等旅遊景區,成了各地遊客競相參觀的旅遊勝地。據統計,贛州地區接待旅遊總人數由1996年的166.59萬人次增長為2019年的1.3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由1996年5.18億元增加到2019年1408.5億元。
昌贛高鐵給老區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一條以高鐵為軸、吸引人才和企業落戶的“電子信息產業帶”正在形成。贛南原中央蘇區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互聯互通,區域內有色金屬、電子信息、現代家居、文化旅遊、特色農業等產業蓬勃發展,為贛南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江西中部地區崛起提供了強力引擎。
既不靠海也不靠邊的贛州國際陸港,利用鐵路紐帶開通了19條中歐班列線路,與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買全球、賣全球”聯繫。截至今年1月底,贛州國際陸港累計開行中歐班列552列,運送貨物4.74萬個標準箱,成為江西省吞吐量最大的內陸港。
鐵龍奔馳,如今,昌贛高鐵沿線已成為投資的熱土。這“熱”不僅是這片紅土地上崢嶸歲月的歷史溫度,更是沿線百姓逐夢美好生活的不竭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