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贛高鐵,為什麼這麼“紅”
這是一片紅綠輝映的土地,山河秀美;這是一條奔跑逐夢的高鐵,氣勢恢宏。
8月16日開啟的“發現最美鐵路·紅色昌贛憶初心”活動,為來自中央和地方網信辦、各級主流網絡媒體、商業門戶網站等單位的50多名“發現團”成員掀開了昌贛高鐵的美麗面紗,讓他們領略到“最紅高鐵”的獨特魅力。
這是一條有紅色基因的鐵路。
1996年,京九鐵路通車,結束了贛南“地無寸鐵”的歷史,讓老區人民告別了出門難。2019年通車的昌贛高鐵則與京九鐵路優勢互補,為老區發展敲開了“幸福門”。
昌贛高鐵從英雄城南昌出發,一路穿山跨河,經過吉安、興國、萬安等革命老區,助推於都、瑞金等地融入全國高鐵網,直接服務贛南老區人民。
“紅色是老區底色,這條高鐵的開通運營,歸根結底就是黨不忘初心為人民的真實寫照。”參與昌贛高鐵建設的一名建設者說。
這是一條有紅色傳承的鐵路。
昌贛高鐵三過贛江,六跨京九線,與滬昆高鐵及昌九城際鐵路、贛瑞龍鐵路等連接,形成了以省會南昌為中心、輻射江西全省的“2小時交通圈”。依託昌贛高鐵,井岡山、興國、萬安等革命老區充分釋放紅色魅力。旅遊扶貧也成為當地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特色舉措。
開國少將楊卓的兒子楊軍生今年73歲,現定居北京,每年都回興國老家祭祖。“高鐵通了以後,回家更方便了。我每年可以多回來幾次。”老先生感嘆道。
這是一條有紅色品牌的鐵路。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嚴峻的時刻,南鐵通達醫療口罩廠用10天時間建成佔地1200平方米的無菌清潔車間,15天實現“通達醫療”口罩量產。截至7月底,該廠今年生產醫用口罩3308萬隻,售出3175萬隻,在滿足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幹部職工需求的同時,還支援了全路相關企業復工復產,充分展現了使命和擔當。
今年以來,鷹潭工務機械段向塘長軌基地提出“焊接一根鋼軌,心繫一車旅客”的安全理念,月均焊接百米軌230公里至250公里,目前已焊接長鋼軌2.7萬公里,連起來可繞地球大半圈。該基地職工還用廢鋼軌焊出“鋼的琴”,組建“磨軌樂隊”,3次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大舞台,演奏新時代鐵路職工樂觀向上的拼搏曲。
已有百年歷史的南昌站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品牌,成立了“紅土情”服務品牌,寓意紅色的土地、火紅的熱情,堅持“用心去服務、用情去感動、用誠去打動”,讓革命精神在日常服務中不斷傳承、永不褪色。
現在,復興號奔馳在贛鄱大地的紅土地上,給有紅色基因、紅色傳承、紅色品牌的昌贛高鐵增添了新活力,承載着老區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