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離不開這趟車”

■製圖 劉坤弟
8324/8323次公益性“慢火車”每天往返於大別山下的信陽和固始間,因票價便宜、出行方便,被沿線老鄉們親切地稱為“大別山脫貧致富的幸福車”。
8月5日8時,河南省商城縣李集鎮村民胡文葉帶着12歲的兒子,拎着大包小包的青菜、副食品,乘坐8324次列車從信陽前往商城看望父母。
40歲的胡文葉這些年沒少吃苦,家中的幾畝地比較貧瘠,難以靠種地致富。2003年,家門口有了這趟“慢火車”,她便和丈夫走出大山,到信陽市打工。胡文葉回憶道,那時候她帶着孩子,用蛇皮袋裝幾件換洗衣服就出發了。如今,胡文葉在信陽師範學院做衛生員,丈夫在信陽市干室內裝修。
依靠這趟車,胡文葉往來於商城和信陽間,兼顧着家中的田地和城裡的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如今,他們在信陽買了14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還把兒子接到信陽上學。節假日,孩子經常乘坐“慢火車”回商城看望姥姥、姥爺。胡文葉不再把商城的青菜糧食帶到信陽賣,而是將信陽的新鮮蔬菜、瓜果帶回商城賣。
胡文葉說,現在的日子不愁吃穿,得感謝鐵路。相比乘坐汽車,他們一家4口乘火車往返商城和信陽,每人可以節省45元。這10多年,他們坐火車不知省了多少錢。
與胡文葉有着相同感受的還有家住固始、在信陽工作的的吳先生。8月6日,吳先生從信陽站上車,買了4根油條當早餐,每根油條1元錢,加上火車票10.5元,比坐汽車省50元。到了固始,他還可以在出站口憑火車票拿到當地政府補貼的10元錢,相當於花5角錢就從信陽到了固始,還不夠一根油條錢。
83歲的商城老人王少祥,一個兒子和兩個侄子都在信陽上班。他經常乘這趟車往返於信陽和商城。王少祥說:“我這把年紀了,啥苦日子沒過過?我乘火車花9.5元從信陽到商城,車上冬有熱水、夏有涼風,鐵路人噓寒問暖,真是貼心!”
談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胡文葉深情地說:“人要懂得感恩。鐵路做得就是好,大別山離不開這趟車。”
小檔案
信陽至固始8324/8323次列車從2003年開始開行,運行於寧西線,全程167公里,共有5節車廂,最高票價10.5元,最低票價3元。列車穿行在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區、鄂豫皖交界處,每天8時從信陽站發車,11時11分到達固始站,13時38分從固始站返程,16時54分返回信陽站。這趟列車還套跑信陽至小林8325/8326次列車。列車開行以來,信陽毛尖、羅山板栗等土特產乘着火車走出大山,南灣湖、羅山靈山寺等景區旅遊業快速發展。2019年,列車途經和輻射區的羅山、息縣、潢川、商城、固始、光山等縣脫貧摘帽,信陽市貧困人口減少18.8萬人,在河南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位居前列。
列車運行線路:信陽站、平橋乘降所、閔崗乘降所、羅山站、息縣站、潢川北乘降所、潢川站、傳流店乘降所、商城站、固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