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八村百姓的“連心車”

■製圖 劉坤弟
河邊鎮地處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與五台縣交界。忻州至河邊8821/8822次公益性“慢火車”主要服務忻州市忻府區、定襄縣、五台縣3個區縣百姓往返城鄉,由於常年套跑4636/4635次,也是沿線百姓來往省城太原的重要交通工具。數十年來,實惠的票價、朝發夕歸的運行時間,使這趟列車深深嵌入沿線百姓的生活之中。
“河邊站是一個四等站,卻是周邊十里八村特別是五台縣幾個鄉鎮百姓出行的依賴。”河邊站站長韓貴元介紹。每天約300人次的旅客中,2/3是五台縣建安鄉、溝南鄉、東冶鎮的百姓,他們大多是去定襄縣和忻府區上班、務工、購物、求醫的。
“我們乘這趟列車往返於家里和市裡,既不耽誤干農活,又不耽誤打工,票價還便宜!”7月30日7時,常年在忻州務工的東冶鎮王榮華登上8822次列車。朝發夕歸的“慢火車”成了他和許多務工者的通勤車。從河邊站乘車1元錢可到定襄、2元錢可到忻州,甚至只花8元錢就能到太原。經濟實惠、安全便利的公益性“慢火車”大大降低了百姓的出行成本,促進貧困地區群眾就近務工、脫貧致富。
7時15分,8822次列車停靠蔣村乘降所。負責查驗“三品”和組織旅客乘降的鐵路工作人員孫鵬說:“暑期以來,坐火車去縣城和市裡補課的學生多了起來。坐火車花費少又安全,家長們也放心。”
“我坐這趟車可是好多年了!”19時17分,河邊鎮河四村的劉換廷用手機購買了電子客票,從定襄站登上8821次列車。年近60歲的劉換廷30多年來一直在定襄務工,這趟車不知坐了多少回。前些年,他帶著兒子在定襄縣辦了家小企業。“現在雖然富裕了,可以開車回來,但我往返還是願意花2元錢坐火車。”吃過苦、挨過窮的劉換廷對這趟車有着別樣情感。
這趟車冬天燒鍋爐取暖、夏天開風扇降溫。列車員楊智賢說:“雖然車型有些老,但我們的服務卻從來不滯后。一年四季列車上永遠有開水,行動不便的老鄉和帶着大包小包進貨的旅客,都會得到站車服務人員的熱情幫助。更早的時候,許多老鄉還會帶着柳條筐、木杆秤在車上售賣瓜果蔬菜。他們把列車當作自己的家,我們也把老鄉們當作家人!我們要繼續做好服務,開好偏遠地區與城市的‘連心車’。”
小檔案
忻州至河邊8821/8822次列車1998年正式開行,運行於忻河支線,全程40公里,共有10節車廂,最高票價2元,最低票價1元;每天7時05分8822次列車從河邊站發車,7時57分到達忻州站;到達忻州站後車次變更為4636次,開往太原方向;18時53分8821次列車從忻州站發車,19時45分到達河邊站。鐵路部門在河邊至定襄間的蔣村、定襄至忻州間的北義井設立“不辦理客運業務、但旅客可以上下車”的乘降所。這趟列車主要服務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定襄縣和五台縣的群眾,其中,國家級貧困縣五台縣已經成功脫貧摘帽。
列車運行線路:忻州站、北義井乘降所、定襄站、蔣村乘降所、河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