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擔子千鈞重

“小劉,雨這麼大,咱們可得觀察細緻點!”7月15日天剛亮,麻城工務段新縣橋樑工區工長閆保林和防護員劉叔亭就頂風冒雨爬上位於河南新縣大別山區的青龍嘴上,對京九線Ⅱ級防洪加固工程、護坡擋牆、裸露邊坡和排水設施進行巡查。
5月12日,隨着京九線1041公里Ⅱ級防洪加固工程的開工,共產黨員閆保林來到這裡,既當監督員又當巡守員,一干就是60多天。今年已經54歲的閆保林在1996年9月1日京九線開通運營時就來到這大別山下,多年乾著養路工作。
青龍嘴上的這個防洪加固工程,要在3600多平方米範圍內安裝硬隔離220米、清理浮土3000立方米,鑽20米深孔60個,7月底完工。這是該段管內施工難度最大、工期最長、安全風險最多的一項施工。這裡山高路遠,條件艱苦。接到任務后,閆保林二話沒說,扛着行李就住進山裡。
天晴的時候,閆保林每天5時30分就來到工地,檢查電源線、配電箱、潛孔鑽、鋼絲繩等機具。19時,山下的村莊炊煙裊裊,其他職工陸續撤離工地。閆保林系好安全帶、戴上安全帽,上到距線路30米高的各個施工點檢查施工質量,確保安全后才踩着黑黢黢的山路回到駐地。
“下雨天,我就是巡守員,雨越大,巡查越頻繁。”閆保林說。按照巡迴路線圖,他們要穿過兩個鐵路涵洞,走過一段松樹林,爬上一段陡峭的山坡,全程3公里多。巡查中,遭遇蛇、毒蟲是常有的事,作業人員還曾被山蜂追着跑。
7月的一天夜晚,狂風大作,暴雨滂沱。頭燈閃爍,閆保林和劉叔亭冒雨巡查。風雨中,他們只能憑感覺深一腳、淺一腳地蹣跚前行。爬那段不到500米長的山坡,他們的臉幾乎貼着台階,爬爬停停,花了1個小時才上去。他們顧不上一身的雨水,馬不停蹄地開始巡查,當發現青龍嘴上的天溝因大雨堵塞,兩個人毫不猶豫地跳進溝里,清理雜草樹枝,及時排除險情。那天晚上,他們冒雨巡查了6個來回,走了20多公里,徹夜未眠。
每當閆保林爬上青龍嘴,目送像長龍一樣的列車從山腳下安全駛過,他都會告誡自己,確保汛期鐵路安全的擔子有千斤重,他要像青龍嘴上那挺拔的青松一樣,守望着京九線大動脈的安全與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