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口岸交接組織 助力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班列保持了常態化穩定運行,促進了貨物和服務的跨境流動和企業復工復產,降低了疫情對中歐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很好地發揮了國際運輸新動脈的作用。”7月1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介紹了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情況,表示中歐班列已經成為各國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大幅增長,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6月份開行1169列,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保”部署要求,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優先保障國際合作防疫物資運輸,全力承接轉移貨源,不斷提高運輸效率,持續跑出國際物流“加速度”。
為更好地發揮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鐵路部門強化口岸站交接組織,加強中歐班列運行盯控,實時掌握運行動態,結合汛期防洪預警,聯台鋪點,提前做好應對;加強與海關、邊檢等部門協調配合,確保鐵路口岸暢通。全國各鐵路口岸站還上線運行95306“數字口岸”系統,實現與海關、周邊國家鐵路公司的全面信息共享和無紙化通關,推動鐵路國際聯運各方實現數據網上共享、快速申報查詢、中外文信息自動翻譯,大幅壓縮通關時間,使貨物運輸更加高效便捷。7月14日,經霍爾果斯站出境中歐班列18列、861輛,創該口岸站單日出境中歐班列新紀錄。這是該站7月以來第三次打破單日出境中歐班列紀錄。
針對近期旺盛的開行需求,各口岸站要加強對運輸組織的實時盯控,協調監管部門增加人員力量、提高作業效率,協調境外鐵路按不低於商定的交接列數做好交接車組織;在口岸能力緊張或出現積壓時,要採取保重點、限一般的措施,優先滿足中歐班列,特別是裝運防疫物資等重點貨物班列的開行,做到應接盡接、應運盡運,全力保障中歐班列運行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