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娃端上“鐵”飯碗
“你現在應該是村裡的 ‘名人’了吧?”近日,聽到這樣的話,樂樂的笑聲從電話那端傳來。她的笑臉似乎就在眼前。
樂樂,全名張樂樂,是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南城司鄉三義村人。三義村地處太行山北端東麓、拒馬河中游西側,群山環抱、溝深地瘠、交通閉塞,與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駐村幫扶的貧困村——奇峰塔村緊緊相連。20世紀80年代前,兩村本就是一個村。
作為土生土長的山裡娃,樂樂對貧困有很深的體會。以前,村裡所有人家住的都是土坯房,四處透風。樂樂的母親長期患病,因為窮,吃藥也經常是有一頓沒一頓。
20世紀50年代修建的京原鐵路穿村而過。每年大雪封山的時候,火車就成了村裡人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火車連着外面的大城市,但是城市是什麼樣子,樂樂之前一直印象模糊。直到結婚、生子,她也沒出過幾次遠門。
改變發生在2017年,奇峰塔村成為北京局集團公司的定點幫扶村。北京局集團公司大力實施就業幫扶,不斷擴大吸納就業的範圍。符合招聘條件的樂樂,幸運地成了石家莊客運段的一名列車乘務員。
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樂樂沒想到兒時的夢想能夠實現。最讓樂樂感到欣慰的是,剛剛上班不久,她就憑自己的努力為母親添置了一台全自動洗衣機。“母親是一個特別喜歡乾淨的人。”樂樂說。
2018年,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實現整體脫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就像一趟裝滿希望的列車,不僅讓樂樂成了家裡名副其實的頂樑柱,而且喚起了她對鐵路崗位的珍惜與熱愛。
2018年,樂樂開始值乘北京西至重慶的K589/590次列車。這趟列車單程運行超過30個小時,同時往來還要“套跑”一次石家莊北至衡水的交路,比較辛苦。由於家還住在大山深處,樂樂就兩頭跑,一頭認真值乘、熱情服務旅客,另一頭下班照顧母親與孩子。在樂樂眼裡,兩頭都是親人,哪頭都耽誤不得。
每次出乘,她是全車隊第一個動身出發的;退乘后,她是最晚一個到家的。問她苦不苦,樂樂笑了。她說,這點苦不算什麼。
不怕苦、愛學習,成了樂樂成長成才的秘訣。不到2年時間,她的崗位一再變化,從硬座車廂到硬卧車廂,再到軟卧車廂。
樂樂特別喜歡自己的鐵路制服,收拾得乾乾淨淨、利利索索。“穿上這身衣服,我就覺得特自信!”她笑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