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片”相約“世界第一橋”
今天,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公鐵兩用斜拉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通車,為中國共產黨99周歲“生日”獻上一份厚禮。
9時30分,在大橋北橋頭堡,隨着發車指令傳出,G7199次復興號徐徐啟動,沿着嶄新的橋面駛向長江南岸。
就在4天前,復興號這張“中國名片”剛剛迎來3周歲“生日”。3年來,從兩種型號到系列產品,從江南水鄉到東北雪原,不斷壯大的復興號家族已通達全國27個省區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已然成為“中國製造”“中國速度”的亮麗“名片”。
壯觀的橋面上,復興號勻速行進。大橋6年建設過程中,建設者破解65項關鍵技術難題,有3項軟件著作權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形成14項工法,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166篇。
客貨共線的滬蘇通鐵路讓蘇北和上海全方位“接軌”,是一條承載老區人民奔小康願望的幸福線。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省鐵路辦副主任丁軍華介紹,滬蘇通鐵路結束了張家港、常熟、太倉3個全國百強縣“地無寸鐵”的歷史,蘇南沿江、蘇中、蘇北地區進入上海“1小時至2小時都市圈”。
9時36分,在大橋主跨中段,復興號與X8922次貨運班列交會。復興號的鳴笛聲,引得旅客們紛紛起身,舉起手中的相機記下這個重要時刻。一位親眼見證的大橋建設者激動地說:“產業報國,一代代鐵路人自強不息、創新實幹、拼搏奉獻,飽含着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挑起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