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明星”的成長三部曲——記向塘機務段機車司機郭學飛

郭學飛在檢修機車走行部關鍵部位,確保運輸安全穩定。 張紅民 攝

更多精彩請掃碼
在京九線上,有一位“草根明星”。他在職業生涯中完成了學、干、帶三部曲,先後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火車頭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還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儘管光環滿身,可他依然保持敬業如一的初心,在平凡的崗位默默奉獻。這位“草根明星”就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向塘機務段向塘運用一車間機車司機郭學飛。
學: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以出色表現書寫無悔青春
1975年,郭學飛出生於江西上饒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雙親體弱多病,加上兄弟姐妹多,讓郭學飛早早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他發奮讀書,期待改變命運。
1993年8月,郭學飛中專畢業被分配到向塘機務段。當時,正是蒸汽機車向內燃機車轉型時期,迫切需要懂理論知識的內燃機車司機。郭學飛暗下決心,一定要熟練掌握內燃機車駕駛技術。從此,他幾乎放棄了所有休閑時間,將全部精力投入學習中。酷暑季節,他頂着烈日,拿着書本,對照實物反覆練習,常常在機車上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室友們都休息了,他還在挑燈苦學。
郭學飛的記憶力特別好,枯燥生僻的專業術語他看一兩遍就能記住。這一優勢讓他從同批年輕人中脫穎而出,率先考取了副司機。隨後,他又用了9個月的時間取得司機資格,成為全段最年輕的司機。那年,郭學飛只有21歲。
2003年9月,郭學飛首次代表段里參加南昌鐵路局技能競賽,並獲得了亞軍,開始嶄露頭角。然而,成長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2004年,他自信滿滿地參加全局內燃機車技師選拔賽,卻意外落榜了。這給充滿激情的郭學飛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他痛定思痛,找到了失敗的原因——實作的故障處理有漏洞。
在師傅和工友的幫助下,他很快調整好狀態,決心儘快把漏洞補上。上班沒時間練故障處理,他就擠出休息時間,利用上班前、下班后的碎片時間練習。他採取每天早上班、晚下班的方式,給自己“開小灶”。
因為有過失敗的經驗,郭學飛練功時比以前更認真仔細,每一個細小的部件、每一處死角他都不放過,常常一練就是幾個小時,直到腰酸背痛才罷休。
第二年,郭學飛再次代表段里參加全局內燃機車技師選拔賽。他一路過關斬將,輕鬆入選。接着,在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上,他一舉摘得季軍。
幾番苦寒,終成正果。郭學飛成了火車司機中的佼佼者。2006年,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干:當好技術帶頭人,成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火車司機的工作很辛苦,可郭學飛從未叫過苦。他堅信:“只要心中有夢,不斷努力,成功的鮮花自會盛開。”內燃機車上的零部件有上萬個,檢查一遍要花幾個小時。檢查過程中郭學飛常常因為蹲久了眼冒金星,直不起腰。有時柴油機剛停,溫度高達五六十攝氏度。為了搶時間,他頂着高溫一頭鑽進去檢查,衣服濕了干、幹了又濕。
郭學飛的汗水沒有白流。苦練讓他的業務技能得到快速提升,很多機車的疑難雜症他都能“手到病除”。
一次,郭學飛值乘的貨物列車與先前到達的另一列貨物列車在江家站待避客車。一趟旅客列車通過後,信號開放,鄰線貨車卻遲遲沒有動靜。郭學飛憑經驗判斷,那台機車出現了故障。他跑過去一看,機車儀錶顯示無流無壓,果然“趴窩”了!郭學飛早已對這些故障的處理方法爛熟於心,他只用了短短2分鐘,便幫助鄰線機車司機排除了故障,避免了一起機破事故。
從2009年開始,內燃機車慢慢退居“二線”,電力機車成為主力。面對全新的裝備,郭學飛又成了全段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帶頭報名參加電力機車操縱技能培訓班,並很快掌握了電力機車的操縱要領。
京九線向塘至麻城區段的供電網有多個分相點。所謂分相點,就是兩個供電所相鄰的區域有一段沒有電源的盲區,短則幾十米,長的有200多米。這些盲區正好處在大坡道上,機車途經這些盲區時,一旦乘務員操縱不當,機車極易失去動力,導致列車坡停。這個區段被“大車”稱為“鬼門關”,不少人在這裡栽過跟頭。
為此,郭學飛自告奮勇擔當該區段值乘任務。
記憶力好的優點此時再次成為他的優勢,郭學飛很快適應了該區段的複雜環境,並摸索出了規律,排除了一個個可能導致坡停的隱患。同時,他根據自己的行車經驗編寫了一套 穩、准、快、巧四字平穩操縱法,幫助司機做到起動穩、停車准、行車快、制動巧。
“大車”使用這一四字訣后,大大降低了機車坡停率。
你若盛開,幸福自來。2012年,郭學飛被授予全路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後來又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火車頭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等榮譽。
2017年,郭學飛迎來他一生中的高光時刻。這一年,他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帶:帶着徒弟奔馳在鐵道線,彰顯共產黨員初心
近年來,鐵路的高速發展催生了人才的快速成長。郭學飛知道,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能春滿園。他不僅自己保持敬業愛崗的熱情,還着眼於鐵路事業的未來,立志培養更多的年輕人。
2014年,南昌鐵路局在該段成立了郭學飛機車司機鐵路技能大師工作室。郭學飛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又有了新的發揮空間:率領一群技術尖子攻克各種技術難關。
短短几年,郭學飛的勞模工作室成果如雨後春筍:“電力機車頭燈檢測儀”獲國家發明專利;“電力機車齒輪箱注油機”獲福建省百萬職工創新大賽一等獎。去年底,他們發明的一種移動小車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每年還節約了成本20多萬元……至今,郭學飛和他的勞模工作室共取得了20多項技術成果。
業餘時間,郭學飛還開始義務帶徒弟,幫助青年職工成長。
李聰是他的得意弟子。2018年,李聰被選拔參加全局集團公司技能大賽。為了取得好成績,郭學飛和李聰一起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針對輪對區域故障點比較難找這一實際,郭學飛把自己的絕活:“由點串成線”快速找故障法傾囊相授。練習時,郭學飛和李聰一起鑽地溝、趴車底。師傅的身體力行讓李聰非常感動。臨近大賽,郭學飛又面授心得,告訴弟子“心勝”秘訣:雖然每個人的參賽機會都很寶貴,但還是要保持平常心,不管成績如何,只要努力了就不會有遺憾。賽場上,李聰按照師傅的錦囊妙計,一路攻城拔寨,終於不負眾望,名列前茅。
機車牽引手柄的對標作業是一項基礎活,也是一項難活,要求機車停車位置誤差不能超過3米。大車對此形容為“千里好跑,一米難停”。
郭學飛的另一名弟子范欣在操作時前兩次對標就沒對好。郭學飛一邊操作,一邊告訴他:“對標操作沒有訣竅,只有靠自己感悟。每一次的操作體驗都很重要,不管成功與否,都要細細感覺、體會,從中得到收穫。”聽了師傅的話,范欣每次操作都特別認真,很快便掌握了這項難活。靠着這股精細勁兒,范欣後來在全局集團公司技能大賽中摘取了桂冠。
如今,郭學飛已經培養了將近40個徒弟,他們都成為了各自崗位上的技術能手。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為了支援武漢,他第一個向組織上遞交了請戰書,整個疫情防控期間,他都奔馳在向湖北運送抗疫物資的鐵道線上。
忙併快樂着。郭學飛在有限的職業生涯中,用對鐵路事業的熱愛與忠誠,踐行着一個“草根明星”的不變初心。
郭學飛
中共黨員,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向塘機務段向塘運用一車間機車司機,1975年10月出生,1993年8月參加工作,先後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火車頭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2017年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採訪手記: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郭學飛用默默堅守、始終如一、敬業愛崗的行動,生動詮釋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含義。
刻苦鑽研,勇於創新。郭學飛把開火車這件平凡的事做到了最好。無論是在蒸汽機車向內燃機車轉型時期,還是從內燃機車到電力機車的更新換代,他都能迎難而上、勇當先鋒,啃別人不敢啃的“硬骨頭”,干比別人多的“難幹活”,最終成為全路技術尖兵。
誨人不倦,傾囊相授。郭學飛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來練就的本領傳授給徒弟和身邊的工友,傾力為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培養更多人才。他甘做幕後英雄,就像他駕駛的機車一樣,為國民經濟發展負重爬坡,默默奉獻。
在鐵路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迫切需要像郭學飛一樣堅守初心的人。唯有向榜樣看齊,努力拚搏奮鬥,我們才能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偉大事業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