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車”悠悠向柏林

5612次列車即將出發。

旅遊團在柏林站拍照“打卡”。

鳥瞰柏林站。
柏林站,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上的一座五等小站。
一提到柏林站,人們就會聯想到德國的首都柏林,所以很多旅客一下車,就會和站牌合影。
這座小站不僅見證了小城的發展,而且對當地村民脫貧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月22日10時08分,重慶開往內江的5612次列車駛進重慶南站,站台上人聲鼎沸,來自九龍坡的一個旅遊團正在呼朋引伴。
“快來看,這趟列車好有特色。”
“對頭,你要把這個車的方向牌框進來,‘體驗慢火車,尋找慢記憶’那幾個字才照得清楚。”一群在方向牌前拍照打卡的阿姨中,領隊模樣的阿姨一邊指導,一邊招呼着拍完照片的阿姨上車。
記憶之旅
領隊的阿姨叫唐朝玉,因夫家排行老二,大家都叫她二嫂。此次,她帶領一行27人將從柏林站下車,前往石筍山旅遊。成員杜正碧和李姐坐在靠窗的位置,正欣賞窗外的美景。
片刻后,5612次列車長龍瑜梅來到2號車廂巡視。她提醒大家,列車即將通過長江邊上的馬桑溪古鎮。10時23分,掩映在一片繁花綠蔭之中的古樸小鎮映入眼帘,大渡口站的站牌一閃而過,旅客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拍了起來。
性格開朗的杜姐很快就和鄰座納鞋底的劉阿姨聊開了:“我這是第一次去石筍山,從重慶到柏林站,車票只要10.5元,當地農家樂包吃住一天,居然只花費79元,耍起來完全沒得負擔。聽說那裡的風景很好,安逸得很。”
一旁的二嫂接過話頭:“2009年,我們去的時候,價格更便宜,一天消費只要25元,農家樂只有柏林站附近那一家。後來,乘坐‘慢火車’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農家樂也越來越多,當地家家都置辦轎車。咱們現在上山,還可以喊車來接送呢。”
柏林過往
柏林站,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上的一座五等小站。車站現有職工7人,行政區域屬於重慶市永川區。一提到柏林站,人們就會聯想到德國的首都柏林,所以很多旅客一下車,就會和站牌合影。不過,此柏林非彼“柏林”,車站後面的石筍山風景區,是很多旅客最終的目的地。
二嫂是柏林站眾多旅客中的一員。13時30分許,列車到達柏林站。二嫂一邊招呼着團員下車,一邊電話聯繫來接他們的司機。作為旅遊團中的一員,站在候車室門口的張有緒大爺十分愜意,他饒有興趣地看着來往的人們,開心得像小孩一般。
張大爺是柏林站的退休工人。在柏林站工作的33年裡,他目睹了這個小站的變遷。
“20世紀80年代,柏林站附近有一個幾千人的制碗廠。後來制碗廠倒閉,柏林站一下就冷清了。當時,我們站只有一個職工守着行車室,周邊的大部分村民失去了經濟來源,日子過得很艱難。”說起柏林站的曾經,67歲的張大爺有些黯然。
2010年,地方政府出資打造柏林站附近的石筍山景區。作為脫貧致富的關鍵因素之一,這趟列車和柏林站成了當地人脫貧的希望。
柏林站站長唐建文說:“因為地處大山,到目前為止,大型客車仍不能直接開上石筍山景區,這趟列車成了旅客去石筍山旅行的首選。每年開春直至年底坐‘慢火車’來旅遊的人都很多,旅遊旺季我們站客流量最高達四五百人左右,人來了、車站熱鬧了,脫貧致富對於附近村的人來說不再是夢。”
柏林站是一個乘降所,這裡沒有專業的客運員,站長有時候是客運員,有時候是安檢員,為了旅客的安全,他隨時在改變自己的身份。
雲寨風情
列車到達柏林站,二嫂一行人揮手告別車站人員,坐上了農家樂派來上山的專車,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手機,拍攝進山的沿途風景。
路上,滿目青翠,富含氧離子的空氣里瀰漫著清冽和甘甜,沁人心脾。道路兩側,艷麗的野牡丹和幽冷的繡球花爭奇鬥豔、古老的城牆隨山勢蜿蜒、藍色的孔雀湖閃爍在山巒之中,一幅美麗的畫卷徐徐展開。
上山的途中,山下列車風笛悠揚,鑲嵌在鋼軌邊的柏林站影影綽綽,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鋼鐵和自然的和諧之韻應運而生。
“我們一般是上午做準備工作,下午才開始上班,因為列車下午才到。車到站了,我們才開始營業。”石筍山景區“和為貴”農家樂蔡老闆說。“慢火車”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百姓脫貧致富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山高路陡,如果沒有鐵路,開發后的景區沒有遊客來,依然不能盤活當地經濟。蔡老闆表示,由於這個原因,鐵路職工在當地成了最受歡迎的人。
30分鐘后,專車帶着二嫂一行人來到石筍山最高海拔處的雲寨坪,坐落在群山環抱中的度假酒店赫然矗立在眼前。村民們換上了職業盛裝,迎接八方來客。
就在此時,大山遠處隱隱傳來了火車的鳴笛聲,那是鐵路為沿線群眾走向致富之路吹響的號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