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小伙學開中國火車

6月5日,伊迪內卡邱(右)和特瑞薩(左)在進行機車檢查作業練習。 李安 攝

6月5日,學員們在中國師傅的指導下溫習工作流程。 栗璋鵬 攝
“我叫伊迪內卡邱·阿樂姆·梅孔嫩,我來自埃塞俄比亞,在中國學習開火車。”6月5日,伊迪內卡邱用不太流利的中文簡單地自我介紹。他是2019年10月27日來到中國鄭州學習電力機車駕駛技術的34名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籍人員中的一員。在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經過7個月的理論學習后,今天,伊迪內卡邱要和同伴特瑞薩·迪巴巴跟着中國師傅──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機務段的火車司機學習開火車。
亞吉鐵路是連接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兩國首都的鐵路,也是東非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全部採用中國標準和中國裝備建設而成。該條鐵路全長751.7公里,建有45個車站,設計時速120公里。這條鐵路是中國鐵路標準“走出去”的代表,承載着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嚮往,見證着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傳統友誼與深厚感情,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批外籍學員在中國完成學業后,將進入到亞吉鐵路工作。
為了便於普及中國文化,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老師薛晉秋用《三國演義》人物給學員起了中文名,伊迪內卡邱稱呼自己為“華佗”,特瑞薩則稱呼自己為“郭嘉”。“通過信號,綠燈!”“紅燈,停車!”“黃燈,減速。”機車每經過一個車站,“華佗”和“郭嘉”便有模有樣地學習中國火車司機的工作流程。
“若某一台變流器故障,隔離相應變流器,由另一台變流器驅動電機,輔助逆變器進入冗餘模式,維持機車運行。”上車前,“華佗”和“郭嘉”在鄭州機務段客運車間學習非正常行車處理辦法。為提高34名外籍學員實習效果,鄭州機務段創新培訓方法,組織開展了師徒結對、知識競賽等活動,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熟悉掌握中國鐵路行車規章、作業標準、駕駛技能、安全項點等知識。鄭州機務段還提前與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聯繫溝通,圍繞實習準備、跟車流程、車次安排、紀律要求、入寓路線、人員交接、疫情防控以及突發事件應對等19項重點工作制訂了乘務實習方案,要求學員們與中國師傅同測溫、同測酒、同出勤、同防護、同乘務,一切行動聽指揮,嚴禁擅自離開駕駛室,確保人身安全。
“出勤時,我們都要出幾道規章題,讓他們背一背。”鄭州機務段客運車間教育專職韋鵬介紹,部分學員用英語背誦技術規章的流暢程度,能和跑了十幾年車的老司機相比。“他們非常好學,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很強,主動要求老師再多講一些。”他們的班主任老師薛晉秋說,學習開車前,學校對他們進行了系統的理論培訓,並開展了模擬駕駛訓練。
“中國師傅,好厲害!”在經過K742次列車鄭州至商丘區間跟車實習后,“郭嘉”向中國師傅伸出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