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首開至東盟中歐班列

5月26日,一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海安—東盟)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海安物流基地緩緩駛出(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5月26日,一列滿載工業、紡織機械、光伏產品和電子產品的中歐班列(海安—東盟)駛出江蘇海安物流基地,向著越南首都河內進發。這是長三角地區首次開行至東盟十國的國際貨運班列。
據悉,此趟中歐班列共搭載70個標準集裝箱,將經由中國廣西憑祥站出境,全程運行5天,運行時長較先前全程水運至越南峴港縮短約8天,運行時效大幅提升,在物流端為企業降低了成本,進一步提高了綜合競爭力。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與地方政府、企業加強協調溝通,在貨物運輸過程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積極組織對接企業貨源、優化裝車作業流程,提高作業效率、爭取最大運能保障,同時最大程度確保班列發運計劃順利實施。專家表示,此次中歐班列的開行,開闢了長三角地區與東盟經貿合作的物流新通道,在長三角經濟欠發達的蘇北地區構建了抵達東盟十國的快速物流通道,將有效帶動蘇中、蘇北地區企業“走出去”,推進“六穩”“六保”落實落地,也將有利於優化國際鐵路運輸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上海局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組織貨運人員主動走訪區域企業,為貨主精心制訂國際班列開行方案,實施運輸優惠措施,降低客戶物流成本,培育壯大市場,增加長三角至東盟國際貨運班列的開行密度,最終實現每月開行4列至6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