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全域旅遊”前景廣闊
近年來,“快旅慢游”成為新風尚,鐵路,尤其是高鐵拉動地方旅遊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範學院院長梁留科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暢談他對高鐵旅遊的看法,同時分享了對中國鐵路發展的認識。
梁留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區域經濟、旅遊地理。今年兩會,他的提案主要聚焦黃河文化的弘揚和保護工作。談及鐵路,他的第一個印象也和文化有關。“唐三彩就是在隴海鐵路洛陽段修建時發現的,在我看來,這就是鐵路發展與文化研究交融的一個例證。”梁留科說,鄭州也是火車拉來的城市,這座城市早已形成了它獨有的鐵路文化。
梁留科對家鄉河南的鐵路發展非常關注。待鄭濟高鐵通車后,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將隨之成型,鄭州作為鐵路中樞的地位將更加明顯。“我出差的首選就是高鐵,從洛陽到鄭州不到40分鐘,從鄭州到北京最快只要2個多小時,非常便捷。”梁留科說,這就導致了“同城化”“近城化”現象出現,對地方旅遊經濟的推動顯而易見。
“高鐵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少,準點率高,老百姓還是很願意選擇乘坐高鐵出行、旅遊。”梁留科在國外體驗過高鐵,相比之下,他覺得中國高鐵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將更多旅遊元素注入高鐵,幫助旅客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我認為在全域旅遊時代,高鐵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梁留科說。
對於梁留科提及的“最後一公里”問題,鐵路部門一直在努力推動解決。高鐵無軌站就是方案之一。在洛陽欒川,就有一座高鐵無軌站。欒川不通高鐵,但是通過無軌站的“零換乘”大巴車,當地百姓可以直達洛陽龍門站;外地遊客到了洛陽龍門站,也可以坐大巴直達欒川。
欒川是鐵路的定點扶貧縣,建設高鐵無軌站是鐵路助力欒川脫貧攻堅的舉措之一。梁留科表示,鐵路扶貧的一系列舉措將對拉動欒川旅遊經濟起到重要作用,對填補全域旅遊方面的空白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