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慢火車”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今年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記者連線代表委員。圍繞脫貧攻堅,他們從多個角度建言獻策。
要想富,先修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和大眾化交通工具,鐵路一直發揮專業優勢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鐵路開行的81對公益性“慢火車”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秦嶺深處,有一趟開行了60多年的“慢火車”;在大涼山深處,有一趟幫助彝族老鄉脫貧致富的“慢火車”;在草原深處,有一趟農牧民出行首選的“慢火車”……2019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鐵路行業專業優勢,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強化責任擔當,加大精準扶貧工作力度,在貧困和不通鐵路地區建成154個無軌站,開好貧困地區務工人員專列,加大向貧困地區開行旅遊列車的組織力度,進一步改善了貧困地區群眾出行條件,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
“成昆鐵路從我家鄉經過,我上大學就是坐行駛在成昆鐵路的火車到北京的。”談到鐵路在涼山脫貧攻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達久木甲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17個縣市中,有11個是國家級貧困縣,普雄開往攀枝花的5633次“慢火車”途經大小26站,沿線的老百姓依靠“慢火車”賣出農副產品,買回生活用品,孩子上學、家人看病,都得坐這趟火車,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離不開這趟“慢火車”。
“涼山脫貧不落一人!感謝共產黨,感謝精準扶貧!”在5月2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達久木甲動情地說道。
截至2019年底,途經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旅客列車日均2324列,佔全國鐵路旅客列車總數的27%;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送旅客2.4億人次、同比增長5.9%。鐵路部門積極落實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全力保障貧困地區重點物資供給和農產品外運需求,2019年貧困地區貨運辦理站達到512個,運送貨物6.63億噸、同比增長11.4%,通過減免費用等措施為貧困地區節約物流成本1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