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客運樞紐新高地——鄭州局集團公司整合鄭州地區客運直屬站紀實
5月7日,新的鄭州站“滿月”。重組一個月來,幹部職工隊伍穩定,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運輸中,該站堅持疫情防控和運輸組織兩手抓,發送旅客70多萬人次,完成運輸收入9000多萬元,兩項指標均創春節后新高。
此前的鄭州站是中原百年老站,鄭州東站則是河南省米字形高鐵的樞紐。4月6日,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對其改革重組,兩個直屬站合二為一,被命名為“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站”。
重組后的鄭州站管轄鄭州、鄭州東2個特等站以及3個一等站、3個二等站、8個三等站和7個四等站,擁有幹部職工2500多名。
鄭州局集團公司成立黨政主要領導挂帥的鄭州站整合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業務、安全、保障、綜合和紀律5個工作組,分別對兩站業務划轉、人員調配、資產移交、指標調整、生產辦公用房調配以及檔案資料交接等工作進行指導,並設定了1個月的過渡期。
過去,兩個車站人員數量大致相同,機構設置基本相似。合併后,人怎麼減?減下來的人員如何安置?
新組建的鄭州站領導班子學文件、學政策,從中尋找“錦囊妙計”;搞調查、摸實情,在調查研究中探尋“制勝法寶”,制定了“有情、有位、有選”的人員分流原則。在站機關建設上,他們本着優中選優的前提,嚴格按照定編選拔調配人員,其間編製了《崗位說明書》《綜合業績評價考核辦法》,發放了《崗位意向調查表》,開展了民主測評和自我評價,制定了“一崗一案”選人辦法,並在勞人科、財務科、客運科等人數較多的部門開展競爭上崗。
人員分流過程中,他們既講政策,又講感情,側重“高鐵”“一線”兩個領域,妥善分流安置兩站機關87名需要調整的幹部。10天時間裡,他們不僅解決了機關人員分流問題,而且一次性解決了過去存在的幹部超編、機關抽調車間人員住勤等問題。
重組給安全運輸生產帶來了嚴峻的考驗,需要超前預想在安全管理、行車組織、旅客乘降等方面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確保過渡期間的安全穩定,該站制訂了站領導班子分工方案、安全穩定工作方案、分線包保檢查方案、管理人員包保方案,全站各級幹部放棄休假,按照責任分工抓好“四個方案”落實。他們突出接發列車、乘降組織、疫情防控等關鍵,運用雙重預防機制,充分預想研判過渡期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並有針對性地制定卡控措施。他們還廣泛開展各層級宣講動員,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穩定職工思想情緒;製作微視頻《凡是過往 皆為序章》,樹立職工榮譽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整合中,一批胸懷大局、捨己為公的幹部職工成了改革中最可愛的人。
楊鐵英是原鄭州站信息技術科科長,曾獲得鄭州局集團公司先進生產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在此次合併中,他被調整到鄭州站行包車間副主任崗位。在新的崗位,他兢兢業業工作,沒有一句怨言。張巍是原鄭州東站財務科副科長,身為“80后”的他思維敏捷、業務嫻熟,多次被鄭州局集團公司抽調參與更高層次的財務工作。面對調整后的崗位,他不講條件,服從組織分配,第一時間到鄭州東站客運車間報到,把新的崗位作為新的起點,迅速投入到客運一線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應。在這次整合中,原鄭州站、鄭州東站共有52名中層幹部、121名管理人員走上了新的崗位,其中部分科室正職改為科室或車間副職,部分科室副職到車間或中間站工作,一大批機關人員被分流到了基層車間、中間站從事現場工作。面對改革需要、組織決定,他們識大體、顧大局,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答卷。
百年老站雄踞中原,高鐵大站引領風騷。如今,資源融合,優勢互補,“1+1>2”的發展目標正在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