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有力助推高鐵騰飛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中國高鐵一線科研工作者圍繞“中國高鐵科技創新”與中外記者進行交流。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自高鐵全面運行以來,通過科學技術的融入,讓中國高鐵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質變,更成為了中國鐵路走向世界的一張閃亮名片。
2004年,我國鐵路的高速動車組技術引進於德國、日本等國家,由於技術上受制於人,高鐵一旦發生故障,維修的零配件就必須從國外進口。鑒於這一情況,我國鐵路技術工作者不斷探索實踐,在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基礎上,從生產“和諧號”系列高速動車組到擁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高鐵,創造了高鐵列車交會速度的世界新紀錄,加快高鐵外交的偉大進程。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電部信號專業主管莫志松,是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發和技術管理隊伍中的一員。他說,最讓他開心的是高鐵安全。如今,我們擁有了當今世界標準最高、運營速度最快的京滬高鐵,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穿越戈壁沙漠和大風區的蘭新高鐵,還有當前智能化水平最高的京雄城際鐵路。。。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千千萬個如莫志松一般默默鑽研的鐵路人的奉獻,因為他們明白,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才有意義。
隨着高鐵網絡的聯通和完善,個性化、品質化服務成為提升人們出行體驗的重點。高鐵“互聯網+”時代,車上用餐不但可以可以通過掃碼點餐還可以網上點外賣;有尋物和求助等特殊需求的旅客都可以通過鐵路12306官方APP輕鬆解決;購票方式由人工售票轉向12306互聯網線上售票,尤其是今年起電子客票進站乘車在全國鐵路範圍內的廣泛推行,不僅讓車票的從“有形”到“無形”方便了出行,更是為環保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
高鐵搭載人民,同時也見證祖國的美好發展。只有將不斷進行科技創新作為源源動力,中國高鐵才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強,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光添彩!
作者:張祖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