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磨一劍,京滬高鐵上市為鐵路發展提質增速
10月25日晚間,中國超級“巨無霸”京滬高鐵的招股說明書首度在證監會的網站上披露。從22日遞交資料,到23日獲證監會受理通知,再到25日招股書披露,意味着京滬高鐵沖入A股市場邁出實質性的一步,鐵路證券化實現新突破。(金羊網10.28)
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砥礪前行。憶往昔崢嶸歲月,京滬高鐵藉助中國高鐵快速發展的“東風”,實現趕超發展,不僅在鐵路行業遙遙領先,而且成績斐然。自2011年建成通車,到2019年復興號飛馳在中國兩大最強省市,京滬高鐵八年磨一劍,運行時速350公里,運營里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成為連通“京津冀”和“長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樞紐,憑實力圈粉,打造成中國高鐵行業的“標杆”,被譽為中國高鐵超級“巨無霸”、“跑動的金山”、中國最繁忙的高鐵線路。這也說明,繼大秦鐵路、廣深鐵路、鐵龍物流,京滬高鐵上市,眾望所歸,實至名歸。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發展是硬道理。往大里說,從國家發展層面,當前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物價上漲壓力加大,消費低迷,增長乏力,產業發展不均,發展依然任重道遠,迫切需要鐵路這架“馬車”的拖動,帶旺內需,刺激消費,穩定增長;往小里說,從鐵路發展層面來看,交通要強國,鐵路須先行。鐵路服務國計民生,保障國民經濟運輸暢通,成為祖國日益強大的“引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鐵路包袱過重,人員僵化老化、營業增收壓力加大等現象。改革如火燒眉毛,勢在必行。國鐵集團迫切需要通過市場化的改革打破體制僵局,實現騰籠換鳥,涅盤重生,唯有刀刃向內,刮骨療毒,才能真正“祛病救人”,將鐵路帶入發展“快車道”,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 。京滬高鐵的上市,順應改革潮流,符合人民意願。不僅有利於盤活國有資產,推進國企市場化改革,破除國企體制僵化和官僚作風嚴重等問題,而且有助於鼓勵民營資本以參股等方式參與鐵路建設和發展,激活國鐵集團內部人員幹事創業的激情,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氛圍,吸引更多年輕人才加入鐵路大家庭。相信伴隨着京滬高鐵上市的穩步推進,必然為鐵路發展引入更多的源頭活水,保證鐵路建設投資如期推進。(丁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