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變見證發展
候車室的環境變好了;售票的方式多了;站車服務升級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辦法有了。近日,《廣州鐵道》融媒體中心對廣州站的“昨天”和“今天”的變化,用事實證明,讓數據說話,作了鮮明對比,作了詳盡的報道。
廣州火車站是一個有着45歲風雨歷程的老站,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座特等站,是廣深鐵路、京廣鐵路、廣茂鐵路、廣佛肇城際軌道及廣州地鐵2、5號線交會的車站,是廣州市內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之一,同時是中國主要鐵路樞紐站之一。她發揮着外來工入粵的重要咽喉作用,為珠三角經濟發展騰飛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年,沒有安檢儀,行李打開箱子人工檢查,一趟車下來,白手套變成黑手套。組織旅客上車不停吆喝,一天下來,嗓子嘶啞。候車室設施簡陋,候車環境陰暗潮濕。今天,三品檢查有了先進的檢查儀器。候車室寬敞明亮。不少地方加裝了攝像頭。隨時隨地為旅客提供熱水服務。
從這些驚人的變化,可以看到廣州站在迅速發展,站車服務不斷升級,車站面貌日新月異。
幾十年前,廣州火車站設計35對,發送3萬人次,只有3個售票窗口。今天,出粵通道由1條變成4條,售票窗口由3個變為59個。並且在廣州市內平均1.5公里就有1個代售點,增設了374個代售點。每天開行列車113對。
從一票難求,到送票上門服務。從幾個窗口,到幾十個窗口。這些蝶變,足以讓我們看到,廣州站的服務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運量運能快速發展,旅客不再是走得了,而是走得好,站車琳琅滿目的溫馨服務,讓旅客體檢更美好。
電話訂票,互聯網售票,自助團訂票,企業團體訂票,手機購票,代售點,車站窗口售票。改善露天廣場。黨員突出隊行動,志願者活動。” 張紅英”038親情服務。
45年,綠皮車到復興號,從幾十公里的速度,到350公里的商運速度。廣州站初心不改,夢想不變。在新長征路上,更多貼心服務值得我們期待。(石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