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鐵路:一部南充鐵路交通變遷史
8月26日上午9時9分,伴隨着一聲汽笛長鳴,在達(州)成(都)鐵路南充站,從成都開來的D5172次列車緩緩駛入,停靠後車門打開,旅客魚貫而出。23分鐘后,從成都開來的D5124次動車停靠南充火車北站。10分鐘后,從成都開來的D5182次動車停靠在南充火車站……
如今的達成鐵路已成為繁忙的鐵路運輸大通道。對南充人民來說,這條鐵路不僅見證了南充的發展,更是寄託了南充人民的感情,以及鐵路建設者的回憶。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為改變革命老區落後面貌,破解修鐵路資金不足的難題,南充人民踴躍捐資,總捐資達1億元。
達成鐵路通車后,南充經濟社會發展如火車一樣,一次又一次提速,駛入快車道。
車程13個小時 南充至成都曾經行路難
10月26日上午10時27分,市民劉素芳和老伴從南充火車站乘坐D5199次動車出發,1小時30分後到達成都火車東站。“太方便了,在車上觀個景,看看手機,擺擺龍門陣,不知不覺就到了成都。”劉素芳感慨道。
劉素芳和老伴以前在西門市場從事服裝批發生意,經常到成都進貨。在她記憶中,達成鐵路和成南高速公路還未建成時,從南充至成都要走國道318線,途經樂至、遂寧、簡陽等地,走一趟要13個小時。如果一大早從南充出發,到達成都九眼橋車站已是傍晚,只好在成都找旅館休息一晚,第二天再辦事,這樣就需要兩天時間。為省時間,劉素芳選擇前一天晚上乘汽車從南充出發,在車上睡一晚,到成都時天就亮了,就能立即辦事。辦完事後,又乘坐夜車返回南充,這樣就把“兩天兩夜”縮短為“兩夜一天”。“儘管時間縮短了,但人累得很。”劉素芳說。
達成鐵路未通車時,對出行的不便,南運集團長途車駕駛員楊衛革至今記憶猶新。談起以前開車來往南充與成都的路線,楊衛革有不少感慨:“當時從南充到成都走國道318線,路況不好,路上人多、車多,甚至還有牛和馬。行駛途中對駕駛員來說十分辛苦,對乘客來說也是一種折磨。儘管如此,坐車的旅客仍然多,幾乎趟趟車都是滿座。”
南充人民捐資1億元 實現通鐵路乘火車的夢想
對南充人民來說,通鐵路、乘火車出行,是夢寐以求的事。當時,達成鐵路沿線的南充、達州、遂寧等地紛紛努力爭取。據記載,早在1958年,中央曾批准在川中修建一條鐵路,在南充、達州等地已經設立了指揮部。不過,由於經濟困難、生產條件差,鐵路動工修建了一段時間后又停了下來。
修鐵路、通火車,是南充人民的夢想。原市重點辦黨組書記、主任陳貴德回憶,1985年前後,各地意識到交通對經濟發展的作用,1990年,達州、南充、遂寧等地紛紛與上級部門對接修建鐵路事宜。據初步設計概算,修建達成鐵路需15.4億元,按照“部省合資”共建協議,原鐵道部承擔70%建設資金,四川省承擔30%建設資金,南充應集資上繳1.1億元,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南充採取靈活方式集資:地方財政出資一部分,社會集資一部分。
一聽說要修鐵路,全市人民上下一心,工廠、學校、街頭巷尾掀起捐款熱潮,為達成鐵路南充段修建貢獻力量。
“南充人民擰成一股繩,從牙縫裡擠出錢,為修達成鐵路捐款,令人動容。”順慶區人民法院退休幹部劉中林回憶,當時聽說要捐資,他和老伴都捐了差不多一個多月的工資。
市發改委原副調研員張祖良回憶,聽說要為修建達成鐵路捐資,大家很踴躍,有的給現金,有的要求從工資里扣。
原市衛生局局長黃永鳳回憶,當時衛生局幹部職工捐款很積極,最少的都有100元。
市交通運輸局原調研員寇志明當時在武警南充消防支隊工作,他回憶說,部隊積极參与捐資修建達成鐵路,他當時捐了500元。
為修建達成鐵路,不僅幹部職工踴躍捐款,老百姓也不甘落後。最終,全市各界捐款超過一億元,修建達成鐵路的資金問題迎刃而解。
1992年6月29日,達成鐵路南充段正式開工。1995年12月6日中午12時,隨着鋪軌機巨大鋼臂奮力一舉,南充人民翹首期盼了近半個世紀的達成鐵路終於鋪軌到南充客站。從此,南充告別了沒有鐵路的歷史。
1997年12月25日,達成鐵路全線建成,第一輛車頭披戴大紅花的火車緩緩駛進南充火車站,南充從此有了火車。1998年1月1日,達成鐵路正式全線通車。至此,南充至成都的時間縮短為3至5個小時。
火車擴能提速 南充至成都1個半小時
達成鐵路建成通車后,為擴大運能,2004年11月27日啟動擴能改造,即建設複線。2009年7月7日擴能改造結束,並恢復客貨列車通車。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后,設計時速從最初的每小時80公里提升到160至200公里。
2009年10月20日,成都至達州之間開行“藍箭號”特快列車,時速160公里,一共3對,沿途停靠站點包括遂寧和南充,南充至成都的時間進一步縮短到2個小時以內。隨着經濟的發展,“和諧號”動車組列車駛上達成鐵路,如今,時速提升到160至250公里,南充往返成都的時間再次縮短至1個半小時左右。
達成鐵路是改革開放后南充首個鐵路建設項目,也是南充打造綜合交通樞紐的開篇力作。如今達成鐵路已成為繁忙的鐵路運輸大通道。在南充火車站,每天經過的圖定客運列車60趟,平均每天客流量1.3萬人;每天經過的貨運列車超100趟。在南充火車北站,平均每天經過100趟列車,其中客運列車56趟、貨運列車44趟,每天發送旅客人數8000餘人。
伴隨着達成鐵路一次又一次提速、行駛列車檔次的提升,南充經濟發展也一路高歌猛進。2018年,南充GDP總量達到2006.03億元,列全省第5位,在川東北率先跨入“2000億俱樂部”。
多條鐵路交會 打造全省綜合交通副中心
2017年9月29日12時37分,由重慶開往蘭州的K4515次列車準時停靠在南充火車北站,200餘名旅客提着行李排隊上車,至此,經過9年建設,蘭渝鐵路實現全線通車。
蘭渝鐵路與達成鐵路在南充境內實現“十”字交叉。蘭渝鐵路是我國西北到西南出海口距離最短、最便捷的鐵路運輸通道,南充鐵路建設實現飛躍發展,鐵路樞紐地位更加明顯。
達成鐵路和蘭渝鐵路相繼通車后,南充周邊乃至全國高鐵建設又如火如荼開展。2010年以來,成渝高鐵、西成高鐵、成貴高鐵等項目相繼啟動。2018年初夏,四川省領導率隊考察南充、達州期間,明確提出要高標準建設成南達萬高鐵,一舉衝破阻滯四川“四向拓展”的“動脈血栓”。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南達萬高鐵對南充來說,無論是鞏固和提升南充區域交通樞紐地位,還是拉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方便老百姓出行,都具有重大意義。通車后,南充至成都所用時間只需40分鐘左右,到北京只需七八個小時,實現南充與全國主要經濟區均可以300公里以上時速的高鐵直達,可直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全國經濟中心以及北部灣經濟區,以及鄭州、武漢、貴陽、昆明等中西部經濟中心城市。
南充境內另一條鐵路―――漢巴南高鐵也在加快推進。今年4月17日上午,漢巴南鐵路南充至巴中段項目開工動員儀式在巴中市恩陽區舉行。
從達成鐵路到蘭渝鐵路,再到成南達成高鐵、漢巴南高鐵,於南來說,將進一步奠定其鐵路樞紐地位。未來,南充人民不僅可以在家門口坐着高鐵出行,到達全國各地,外地的人流、資金流也可以通過高鐵到達南充,南充與發達地區將融為一體加快發展。 (南充日報記者 李奎 見習記者 羅熠 實習生 劉顏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