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高鐵運力,遠瞻中國夢想
據悉前三季度全國鐵路客貨運量持續增長,高鐵主力軍作用日益凸顯,這得益於“一季一圖”方案的實施。此舉動態優化了客車開行結構,進一步激發了軌道交通供給側潛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運輸保障。
光陰颯踏,中國鐵路卻不蹉跎。我們的征途從不止於眼前,而在星辰大海。說起高鐵國人無不驕傲,人民的自豪就是國鐵最高的榮耀。如果說復興號動車組的建設是“技術利民”,“一季一圖”、“一日一圖”動態調整行車圖則是以需為本的“制度利民”。鐵路運力要適配日益增長的人民美好需求,就得“動”起來。
人民煩惱解決了,貨運效率放活了,鐵路建設就成功了。面對市場變化導向,動態調整方案是正解。其原理是根據客運、貨運需求動態調整高鐵列車的運行方案,精準匹配運力投放與流量需求,優化供給,這便是我們常說的“一季一圖”、“一日一圖”。
動態調圖所挖掘的運力潛能是無限的。其一,可助部分城市間旅客列車運行時間進一步縮短,旅客出行可有更多選擇。其二,可為客流高峰降壓,國慶、春運等火爆節點有了更多客流疏通的路子,為節假日出遊減輕負擔。其三,提升對大宗貨流運輸能力。在工程眾多、貿易頻繁、網購活躍的今天,作為陸地載貨量、運費雙優的最佳工具,軌道交通承擔最重運輸任務,也承受最大壓力。固定的列車數量與線路無法適應變增的貨運需求,但是更加靈活的隨調方案能夠使運輸供給優化。
鐵路運行圖調出的是更優選擇、更多可能、更深期待,沒有有限的運力,只有一顆不懈追求的初心。中國鐵路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術、安全、服務、供給側深化調整……一步步走來,才成為可以擔當時代使命的“復興號”。中國鐵路腳下的路也是中國腳下的路,運力升級的高鐵將以翻倍的效率為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提速,助力中國更快實現美好夢想。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紮根實踐,砥礪前行,現在的中國鐵路不僅擁有核心技術,還掌握領先世界的系統、制度、理念,我們終能自信發聲――沒有比軌道更遠的距離,沒有比高鐵更好的選擇。(庄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