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中國鐵路繪就新時代壯美畫卷
中國軌道交通的崛起之路,體現了中國特色的發展優勢。在起步之初,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讓我們得以走出內部資源不足、外部技術封堵的困境;改革開放后,立足於自力更生,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基礎上“追夢”,一代代“鐵路人”迎難而上、接續奮鬥,用汗水、智慧和拼搏鑄就了中國先進軌道交通的輝煌。
春風化雨七十載,風雨兼程葆初心。70頁篇章悄然翻過,帶來的既是回味,亦是展望。70年,從播下民族復興的夢想種子,到領航復興偉業的巍巍巨輪,在一代又一代鐵路人接續奮鬥中,中國鐵路用兩條軌道記錄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中國故事。
時光記載着久遠,歷史印證了變遷。建國70年來,中國鐵路正以充滿中國符號的表達,向世界展示着中國風采,日新月異地書寫着現代化的新史詩。時間鏡頭回溯至1949年,彼時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只有2.18萬公里,且路網稀疏、線單站散。70年矢志發展,中國鐵路奇迹般崛起於世界東方,綻放奪目光彩。2018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2.9萬公里以上。這是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一條條陡峭的向上曲線,勾勒出中國鐵路70年的成長奇迹,也勾勒出中國70年滄海桑田的巨變。
為經濟社會發展邁出新步伐。建國70年來,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中國鐵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從強力補短板,到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從堅決調結構、增運量,到打好三大攻堅戰,中國鐵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70年來,中國鐵路路網建設有力帶動了沿線經濟增長和相關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了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數據顯示:1978年至2018年,國家鐵路旅客發送量由8.07億人增長到33.17億人、增長311.0%,貨物發送量由10.75億噸增長到31.9億噸、增長196.7%;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中國鐵路客運周轉量、貨運發送量、換算周轉量、運輸密度等主要運輸經濟指標已穩居世界第一。
數據是成就的直觀呈現,數據背後卻是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青藏鐵攻克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三大世界級難題;西成高鐵破解艱險山區複雜工程地質建設的難題;港珠澳大橋的橋島隧集群工程舉世矚目;自主創新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按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智能化研發獲得重大進展,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功能……中國鐵路科創能力越來越強,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中國速度、中國高度、中國質量在全球領跑,中國鐵路正用一項項世界之最,證明着中國人的智慧和能力,也讓世界人民享受發展的成果。
時代,日新月異;奮鬥,永不停歇。建國70年,中國夢引領着國家發展的飛躍,催升着人民幸福的熱度;鐵路夢引領着鐵路的長足進步,鼓舞着鐵路人的恢宏志氣。未來,中國鐵路將踏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強勁足音,為開創新時代改革發展新局面書寫更加恢弘燦爛的壯麗篇章!
文/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