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自有蝶飛來
中新社廣西柳州10月22日電 (朱柳融)從軌道交通實訓室,到鐵道工程實訓基地、接觸網集中檢修室,再到動車組模擬駕駛室,多國官員10月22日走進廣西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課堂“取經”。“中國高鐵技術很棒,希望有一天能夠在我們國家應用。”尼日利亞交通部首席工程師伊克皮亞巴・薩爾維希恩・清恩度參觀后表示。(中國經濟網10月22日)
海深方得百川聚,情深不畏歲長久,酒香不怕巷子深,花香自有蝶飛來。每一種事物總有它獨步天下的秘籍,正如每一名劍客,都有他笑傲江湖的獨門絕技。而中國這艘巨輪,這騰飛的巨龍,總有它不盡的閃光點和偉大之秘籍,而中國高鐵無疑是眾多秘籍和奇迹夜空中一個閃亮的星星。它在中國走出去,建設一帶一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程中,無疑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想當年,中國人尚不能自己設計、修建一寸鐵路,是詹天佑讓這一屈辱的過往和洋人的嘲笑成為歷史;想當年,中國鐵路時速40、50公里,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坐在日本新幹線上發出了“我們正適合坐這樣的車”的感慨。
2008年,京津城際通車,隨後武廣高鐵通車,京滬高鐵通車,西成高鐵通車。八縱八橫高鐵橫跨中華大地,千年蜀道難成為歷史,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千里江陵一日還成為了現實。人民群眾的出行體驗變得越來越舒適和溫馨,排長隊購票成為歷史,刷臉、刷身份證乘車,諸多完善的服務舉措正讓國人在幸福的出行中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在東南亞、在南亞、在非洲等等眾多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的人民享受着抑或即將享受中國鐵路技術帶來的新變化、新發展、新體驗。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鐵路人忘我的奮鬥,他們櫛風沐雨,勇攀高峰,他們用自己的辛勞和汗水,為中國鐵路的在引進來、走出去的歷程中,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大潮中,勇立潮頭,讓一個完全依賴洋人的國民經濟大動脈,成為了中國龍走出去的新王牌。
21世紀的世界早已是地球村,交通技術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地區聯繫更加緊密。大航海造就的世界朋友圈,電話、電波、互聯網帶給人們通訊的方便,讓這個世界變得觸手可及。交通、通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促進了世界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交流和發展。也正因為如此,才有如此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中國“取經”,把中國的高鐵技術帶到他們的國家,造福於他們的人民。
在宋代程志道的《過紅梅閣》一詩中,曾有“花香引蝶戲”一句,就此句涵義而言,與“花香自有蝶飛來”是一樣的。春風如醇酒,着物物不知。綠樹見芳芽,花香引蝶戲。中國高鐵用自身的硬核實力圈粉,註定將擴大中國的世界朋友圈,中華民族的影響力也將越來越廣,也將更好的造福所有愛好和平、嚮往進步的人民!(文/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