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不變
“人民鐵路為人民”是鐵路的根本宗旨、是鐵路人的行動指南、是鐵路職工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一切以人民群眾評價為準則的莊嚴承諾。
時代在變,但誓言永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永不褪色。
1949年毛主席為《人民鐵道》報親筆題寫刊名,首任鐵道部長滕代遠發表了“建設新的人民鐵道”的發刊詞。從此,“人民鐵道”這四個體現中國鐵路社會主義性質的大字,就成為新中國鐵路的代名詞。
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達、祖國的強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出行的交通問題一直是全國人民高度關注的焦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交通網絡,只有路通才能財通。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這便是鐵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題中應有之意。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值越高,對鐵路高質量發展的期盼就越迫切。“春運”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類大遷徙,也是最具有“中國味”的傳統之一。為了讓旅客體驗更美好春運,2018年、2019年春運期間,鐵路提出了 “平安春運、有序春運、溫馨春運的服務理念。
回想起自己參加春運志願者時的情形,到現在都是歷歷在目,那場面何其壯觀,火車站廣場成了人海,堵得水泄不通,置身其中被擠得分不出東南西北。旅客歸心似箭,生怕差一分鐘就會了錯過自己唯一通往家鄉的班車,拖上大包小的行李,心裡只想着如何快速到達自己的班車,好像旁人說什麼都裝不進他的耳朵。武警、火車站工作人員、春運志願者,在維護秩序,成為了春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隨着高鐵的發展, 電子客票等一系列便民舉措的推出,鐵路春運有了全新的呈現形式和具體表達,大大改善了以往的春運狀況。新時代,堅持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理念,是對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的回應。
陳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