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鐵路–大興安嶺深處的“慢火車”
穿行於滿洲里、海拉爾與根河之間的K7170次列車,是一趟綠皮火車,沿途經過莫爾道嘎、滿洲里,海拉爾,再折回滿洲里,最後終點到達根河站,其間停靠30餘個小站,全程下來要40多個小時。這列“慢火車”為大興安嶺深處林區、牧區居民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除了外出就醫以外,由於天氣寒冷,根河地區的很多青菜都無法生長,當地人要到海拉爾進行採購,把新鮮的蔬菜帶回來。從2018年1月開始,K7170次列車還特意將列車線路開到了滿洲里地區,以方便旅客換乘,去往各地。(摘自中國日報)
從滿洲里到海拉爾近200公里的路程,票價只要15.5元。而從滿洲里到根河530公里,一張硬座43元,相當於每公里只有8分錢。雖然票價低,但列車上的服務質量可不低。為了保證旅客出行的安全、舒適,列車員們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心血。K7170運行最大的難點在於冬季用鍋爐焚火供暖,在零下50多℃的寒冬,也要想辦法保證車內平均溫度在20℃以上。與此同時,確保每人每批次卧具全部更換、保持車廂乾淨等也被列為服務標準,為的就是“把這趟綠皮火車開成精品小火車”。
老火車上設備難免陳舊,為確保運行安全,K7170上還配有隨車“大夫”,也就是檢車乘務員。燃煤鍋爐、電風扇、半開的車窗,這些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的老物件還在小慢車上“服役”。每次隨乘務時,檢車乘務員焦國強都要一遍遍在車廂里巡視、檢查、試驗。停車時,還需要下車檢查車體是否有傾斜、冒煙等情況。此外,旅客列車用水也是檢修的一大項。焦國強介紹說,要保障燃煤茶爐的使用狀態,隨時有充足的開水供旅客飲用,還要保障列車洗面間、廁所水閥、水管路暢通,確保旅客用水需求。精檢細修成為他堅守的工作準則。
變化的是時代,不變的是“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滿滿情懷。慢火車雖然慢,在高鐵還沒能到達的地方,依然是最貼近民情的現代交通,是致富車與扶貧車,洋溢着濃濃的民生情懷。在歲月靜好中,陪着沿線群眾將風景都看透,通向一個美好的明天。(文/姜利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