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貧困民眾坐上“火車頭”脫貧
在新疆和田縣罕艾日克鎮庫瑪村,“火車裡吃美食”成為別緻一景。長近24米的火車車廂內設有12張餐桌,帕台姆汗・努爾買買提熱情地招呼着客人:“抓飯、拌面、炒菜……您想吃點什麼?”一節閑置車廂改造的特色餐廳,幫助村民帕台姆汗・努爾買買提坐上“火車”脫貧。
“這節車廂運營年限已到,為了重新利用資源,我們將車廂外側重新粉刷噴漆,並進行水電改造,把它變成了一個帶動就業促脫貧的火車頭餐廳。”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哈力莆・瓦爾斯說。
此前,村民帕台姆汗・努爾買買提一家6口人僅靠季節性務工收入維護生計,日子過得很拮据。火車頭餐廳打造好后,帕台姆汗憑藉好廚藝獲得經營權。庫瑪村雖地處深度貧困地區,但鄰近國道,交通便利,火車頭餐廳成為鄉鎮民眾、來往旅客的美食“打卡地”。
“今年1月1日,餐廳開始營業,日營業額有1700多元(人民幣,下同),最高的一天達到3400多元。”帕台姆汗說,餐廳吸納9名村民就業,村民熱孜萬古麗・圖爾蓀托合提是受益者之一,“父母身體不好,需要照顧,現在有了火車頭餐廳,我在家門口就能工作賺錢。”
隨着火車頭餐廳招牌漸漸打響,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駐村工作隊改造了餐廳旁的33間門面房,打造出餐飲文化廣場。“以前除了農忙季,我沒事做,沒錢賺。通過參加工作隊的免費技能培訓,我掌握了牛肉麵烹飪技巧,還在火車頭餐飲廣場開起了麵館。”村民熱合木・艾買提說。
自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對口幫扶和田縣以來,技能培訓被列為重要舉措,使扶貧工作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今年以來,新疆鐵路共抽調選派專業技能人員84名,在農閑季節對貧困民眾開展養殖、種植技術培訓,參與者超5900人次。
今年以來,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推進11個精準幫扶項目,發展以葡萄、核桃、多胎羊等種、養殖業,打造以乾果、營養饢為主的食品加工業,以民族小吃為主的特色餐飲產業。火車頭多胎羊養殖場、火車頭打饢合作社、火車頭餐飲廣場相繼建成,初步形成“一村一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累計幫扶貧困戶超460戶,解決超200名貧困民眾就業。
新疆鐵路部門今年計劃開行19列“緣滿南疆”旅遊專列,通過“鐵路+旅遊+扶貧”模式,盤活和田地區旅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