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鐵,載動歷史,走向未來
2019年10月5日14時18分,首列綜合檢測車55201次從京張高鐵新建昌平站開出,京張高鐵聯調聯試工作正式啟動。京張高鐵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設施。今年年底,京張高鐵有望開通運營,屆時,乘高鐵從北京到張家口、崇禮的冬奧賽場均可在1小時內抵達。(來自《搜狐新聞》)
從1909年建成了中國首條由中國人自主設計並投入運營的京張鐵路,到如今在中國大陸首次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設計時速為350公里/小時的智能化高速鐵路,一百一十年來勤勞奮進的中國人民一直在科技探索的道路上不斷行進,這條京張高鐵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的高寒、大風沙高速鐵路,它也將向世界再一次證明中國科技發展的實力。
京張高鐵的建設與之後的開通運營,不僅為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提供交通保障,還能促進西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它為北京至張家口沿線百姓的生活出行提供了極大地便利,京北也即將進入高鐵時代。對於在北京周邊居住的“北漂”一組和投資人群來說,京張鐵路無疑提供了更加快捷的交通節奏和發展契機。同時,京張高鐵也為遊客提供了遊歷沿線風光的新交通方式,比如,八達嶺長城站是京張高鐵中的一站,其設計不僅做到了以“尊重自然”為理念的深藏地下、毗鄰景區,也能夠為遊客的遊覽行程增添一番別樣的交通體驗,形成旅途特色。
從2016年4月京張鐵路正式全線開工,到2018年12月正線最長隧道――新八達嶺隧道順利貫通,到2019年9月全線接觸網一次送電成功,再到如今正式啟動聯調聯試工作,京張高鐵這一步步的建設,承載着國人的心愿,承載着勞動人民的辛勞,也不斷繼承併發揚着歷史上京張鐵路總工程師詹天佑的愛國敬業、百折不撓、精益求精的偉大精神。
“吃水不忘挖井人。”京張鐵路從艱難動工到如今步入高速時代,離不開勞動者們對艱苦歷史的銘記與對理想未來的憧憬與奮鬥。在這條正線全長174公里的京張高鐵上,勤勞的鐵路人會載動着歷史的心愿與未來的理想,更好地承擔保障交通的使命,造福一方百姓。(文/趙子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