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一核三圈”高鐵經濟結構
10月15日,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日前蘭州市出台《關於促進蘭州市高鐵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打造大蘭州樞紐核心區輻射帶動蘭州中心城區、蘭州新區、榆中生態創新城,構建“一核三圈”高鐵經濟發展結構,加快推動環蘭高鐵經濟帶和高鐵樞紐建設,實現蘭州西進東出南下北上快速通達,拓展開放發展空間,推動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高效綜合運輸大通道
《意見》提出,強化陸橋主輔通道和支線能力。進一步提升主通道鐵路運輸能力,加快既有普速鐵路擴能改造,逐步實現客貨分線、客運高速化和貨運重載化。積極推動隴海至蘭新鐵路既有線改造,加快蘭州至張掖三四線鐵路建設,增加蘭新高鐵發車班次,增強陸橋主通道綜合運輸能力。進一步增強蘭州至平涼至西安陸橋輔通道的通過能力,加快推進蘭州經定西至慶陽至平涼鐵路規劃建設,構建形成蘭州至慶陽至延安(黃陵)陸橋輔通道,建設京蘭高鐵新通道,適時推進環縣至海原(褚家灣)至中川鐵路建設。
增強主輔通道公路運輸建設。打通蘭州至寧夏固原至慶陽至陝西富縣、蘭州至定西至慶陽至陝西富縣兩條省際高速公路運輸通道,加快構築蘭州向東順直聯繫平涼、慶陽,經陝西延安至青島方向的出省、出海通道。增強永登西向通道公路運輸建設,即永登至紅古高速公路建設。
暢通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完善海鐵聯運體系。充分發揮蘭州市溝通西南、西北的樞紐作用,加快推進蘭州經天水至漢中城際鐵路等項目建設,推動蘭合鐵路、西寧(蘭州)至成都鐵路建設,積極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優化重慶、成都經蘭州至歐洲沿海港口班列運行線路,加強蘭州與西南沿海港口和西北陸路口岸連接。加快建設蘭州經隴南出省、連接重慶、通達廣西沿邊口岸及沿海口岸的出邊、出海通道,積極爭取蘭渝鐵路提速升級改造,全面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鐵路運輸能力,充分發揮蘭州對隴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支撐蘭渝高鐵經濟帶建設發展。加快建設蘭州經甘南連接四川、通達雲南沿邊口岸的出省、出邊通道,強化蘭州對甘南、臨夏等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增強南向通道公路運輸建設。蘭州市將積極配合省上着力完善蘭州經隴南至重慶高速公路通道,推進蘭州至海口等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建設。打通蘭州經甘南至成都的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推進蘭臨高速公路長下坡路段改造處治工程。
提升北向通道綜合交通運輸能力。着力提升通道鐵路運輸能力,加快推進呼銀蘭高速鐵路建設,完成包蘭線銀蘭段擴能工程,推動蘭新線貨運增量擴能和客車分流工程建設改造,加快建設中衛至蘭州客運專線、蘭州至張掖三四線項目。強化蘭州經銀川、太原、石家莊至黃驊港,經呼和浩特至京津及唐山港、秦皇島港等沿海港口聯繫,為蘭州市工業原材料及產品外運提供通道保障。增強北向通道公路運輸建設,推進G1816烏海高速景泰至中川機場段、中川機場至蘭州(中通道)、北繞城東段高速公路、白銀至中川機場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
建設大蘭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蘭州市將強化蘭州市區、蘭州新區、白銀市快速交通聯繫,推動大蘭州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一體化發展,依託西客站、中川機場樞紐等鐵路客運站建設,規劃建設一批公鐵聯運型綜合客運樞紐,加快蘭州全國性鐵路物流節點城市建設。鼓勵採取開放式、立體化方式規劃建設綜合客運樞紐,實現“零距離換乘”。優化貨運樞紐布局,推進多式聯運型和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
加快環蘭州城際鐵路建設,以滿足各區域與蘭州市的城際間客運交流,促進沿線產業分工,提升蘭州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帶動力和輻射力為重點,謀划建設蘭州至新區、西寧、武威、臨夏、定西、白銀的城際鐵路網,加快推進蘭州至蘭州新區、蘭州至榆中市域鐵路建設,形成以蘭州中心、覆蓋環蘭州經濟圈的一小時快速交通圈和輻射蘭西城市群的兩小時快速交通圈。
提升航空樞紐承載力,以打造西北重要的航空樞紐、歐亞航路機場、航空公司基地機場和具備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功能的國際航空港為目標,全力加快建設中川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將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打造成為集航空、鐵路、高速公路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有序推進榆中夏官營軍民合用機場前期工作以及蘭州通航機場落地。
加快運輸服務一體化進程
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推進旅客聯程運輸和貨物多式聯運發展。推行跨運輸方式異地候機候車、行李聯程託運等配套服務,鼓勵第三方服務平台發展“一票制”客運服務。完善鐵路貨運線上服務功能,探索實施“一單制”聯運服務模式,引導企業加強信息互聯和互盟合作。完善區際城際客運服務,拓展鐵路服務網絡,擴大高鐵服務範圍,提升動車服務品質,改善普通旅客列車服務水平,加強區域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增強城市交通公共服務能力。支持發展個性化、定製化運輸服務,因地制宜建設多樣化城市客運服務體系。加強環蘭經濟圈內中小城市高鐵服務水平。
增強國際化運輸服務能力。完善跨境運輸走廊,增加便利貨物和人員運輸協定過境站點和運輸線路。有效整合中歐班列資源,構建“點對點”整列直達、樞紐節點零散中轉的高效運輸組織體系。加快國際郵件互換局規劃建設及配套設施建設,打造集倉儲、通關、查驗、結匯、退稅等服務於一體的國際郵件快件處理中心和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中心。支持建設“海外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推動區域內企業全方位開展對外合作,參與海外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積極開展軌道交通等產業一攬子合作。
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蘭州市將依託高鐵的通道作用和乘數效應,促進投資增長、市場拓展和技術擴散,提升承接產業轉移能力,通過補鏈、強鏈和延鏈,推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傳統產業清潔化改造。把握好高鐵建設及帶動效應與十大生態產業特別是通道物流、文化旅遊、數據信息、循環農業等方面的協同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等生態產業,促進綠色轉型升級。
促進新興產業聯動發展。充分發揮高鐵的同城效應和集聚效應,聚合產業新資源和供應鏈服務要素,加快做大做強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按照“五個一批”(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一批骨幹企業,引進一批新興產業,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抓好一批產業化項目)總體思路,切實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全市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提升現代服務業品質效率。依託高鐵聯通和帶動作用,按照築通道、暢物流、通口岸的原則,做優做強品牌,推動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引導綠色生產、促進綠色消費,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推進全國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建設。依託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強化基礎設施和旅遊配套功能,打造精品旅遊路線,促進旅遊與商貿會展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旅遊新業態。積極發展中醫養生保健、中醫醫療、中醫藥健康養老等服務。
推動“高鐵+”新業態深度融合
“高鐵+文化旅遊”。蘭州市將圍繞自然景觀、人文風情等文化旅遊資源,依託高鐵幹線、交通樞紐場站等交通運輸資源,積極開發新型旅遊消費產品,提供“精品班列+全域旅遊”一體化服務,積極打造蘭州鐵路旅遊品牌。優化鐵路客車運行組織,強化高鐵與旅遊包車、汽車租賃、城市公共交通的無縫銜接。在高鐵樞紐設計建設中,規範完善鐵路樞紐站場內的旅遊標識,在高鐵站配建遊客集散中心、旅遊諮詢中心等設施或設置旅遊諮詢服務窗口,設置特色旅遊商品購物場所。加快黃河樓、蘭州老街、興隆山國際旅遊度假區等高鐵沿線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推進大蘭山、樹屏丹霞、仁壽山等特色景區建設。
“高鐵+快遞物流”。積極發展“高鐵+順手寄+順手取”服務,在高鐵車站進、出站處或候車區,開設便民服務窗口,設置快件交寄、安檢、倉儲、配送及處理場所,為旅客提供快件、行李及沿線購買的特產及商品的順手寄、順手取便民服務。大力發展“高鐵+旅行購物配送”,打造“高鐵+電商+物流”新模式。聯合知名電商平台,積極對接12306網,動態更新和推送購物信息,打造面向高鐵旅客出行的高鐵快運電商平台和配送網,推出“乘高鐵出行・享沿線特產”等特色旅行服務體驗。
“高鐵+跨境電商”。全面推進中國(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吸引跨境電商企業、國際物流和快遞企業入駐。積極與中西亞、東南亞、歐洲國家開展電子商務合作,鼓勵跨境電商企業通過建立“海外倉”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體系。發展“中歐班列+跨境電商”,依託國際貨運班列和跨境物流節點網絡設施,構建開放共享、輻射“一帶一路”、服務於全球貿易和營銷網絡的跨境電商物流體系。
“高鐵+特色農業”。運用高鐵快運組織新技術,培育形成高鐵服務農特產品產地直銷新模式,吸引高鐵沿線土特產、農副產品、生鮮水果、時令蔬菜等特色農產品企業入駐高鐵快運電商平台,實現農特產品產地快速直銷。依託高鐵樞紐場站基礎設施平台和高鐵快運組織新技術,大力發展選種育種、種植培訓、開發採購、包裝加工等增值業務,帶動沿線農村特色資源開發,促進綠色農業與高鐵旅行購物聯動發展,支撐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
增強蘭白都市圈輻射帶動作用
蘭州市將充分利用蘭西、蘭新、蘭銀高鐵和隴海、蘭新、包蘭鐵路等鐵路幹線在蘭州、白銀地區交匯的優勢以及中川國際機場的樞紐地位,推動大蘭州、大窗口、大商貿、大樞紐、大產業建設,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總部中心、鐵陸航多式聯運中心、東西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交流人才培訓中心、國際消費(高端消費迴流)中心。深化蘭白都市圈與臨近地區的分工合作,發揮好蘭州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推動蘭州至西寧城市群發展,促進蘭白都市圈與周邊的定西、臨夏及武威市天祝縣互動發展。
完善蘭州新區道路、給排水、電力、電信、污水處理等市政設施建設,推進石油化工、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現代物流、電子信息和現代農業等產業集群在新區集聚集中發展。加快蘭州新區工業集中區建設,完善城際間交通等基礎設施,加大城市大氣污染和黃河蘭白段水環境治理,實施沿黃生態修復工程。規劃建設國家戰略性石化基地和有色金屬深加工基地,大力發展商貿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
培育蘭州高鐵樞紐經濟區
規劃建設蘭州西站高鐵樞紐經濟區和蘭州新區高鐵樞紐經濟區。加快推進西客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建設蘭州西站中央商務區,加快推進西客站南北廣場、西客站北廣場商業中心、商貿辦公休閑商圈、旅遊文化商貿帶等項目建設。圍繞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和蘭州鐵路開放口岸,加快推進蘭州新區高鐵經濟區建設,大力發展物流、倉儲等生產性服務業。
打造特色高鐵小城鎮
圍繞高鐵樞紐經濟圈建設,根據榆中生態創新城戰略規劃,加快推進高鐵新城項目建設。加快開行蘭州至榆中生態創新城高鐵線路和普鐵線路,適時謀划建設蘭州至榆中聯絡線,完善高鐵周邊交通集散、商務服務、住宅、旅遊及文化娛樂功能,提升總部經濟、中介服務、高端物流、會議經濟等承載能力,成為蘭州市對外交流和展示的重要窗口。
加快推進蘭州國際空港建設
實施中川機場三期擴建,打造蘭州國際空港,以“大服務、大物流、大航空”為重點,突出培育以航空基礎服務、臨空現代服務和城市配套服務為主的航空服務業;以臨空物流、保稅物流、多式聯運物流為主的航空物流業;以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為主的臨空製造業。加強與全球航空樞紐城市的空中直通互聯,着力構建通達全球的航線網絡格局。加密中川機場直達國內省會城市、重要旅遊商貿城市、國內前50位機場的航線航班,開闢蘭州直飛名古屋、吉隆坡等“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的航班,將中川國際機場打造成西北重要的航空樞紐、歐亞航路機場、航空公司基地機場。加快開闢蘭州直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運航線,大力發展國際貨運包機業務,吸引國內外快遞龍頭企業在蘭州規劃建設面向泛歐泛亞地區的航空快件分撥轉運中心。
搭建高鐵經濟國際大平台
構建國際陸港體系,充分發揮蘭州市作為中歐國際班列內陸主要貨源地節點和主要鐵路樞紐節點優勢,加快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和集散運輸體系,推進蘭州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加快推動蘭州鐵路口岸東川作業區與中川北站作業區錯位發展。提升國際物流功能,強化貨運班列運營,積極與重慶、成都、鄭州、武漢等中歐班列開行城市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加快蘭州南亞國際班列公鐵聯運示範工程、蘭州新區空鐵海公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打造多式聯運綜合體。
推動跨區域經貿產業合作
產業轉移承接示範區工程。
發揮蘭州新區國家政策支持優勢,加快企業出城入園和產業集聚,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着力推進蘭白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
跨區域產業合作園區工程。加強探索與周邊省市試行“列車編組”與“點對點運輸”相結合的鐵路運輸組織形式,共建外貿出口生產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地。規劃建設蘭州高鐵經濟經貿合作區。深入推進與港澳台合作。
國家級新區開放協作工程。加快推進蘭州國家級開發區建設。探索與貴安新區、西咸新區、兩江新區一體化開放合作模式,重點在基礎設施聯通、要素資源流動、產業互補、政策協同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進一步強化與浦東新區、濱海新區、南沙新區、前海新區等沿海發達城市新區的多領域合作,重點在金融、產業、信息、人才、科技等方面推動多層次實質性合作,實現國家級新區之間互惠共贏。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協作工程。以蘭州國家級開發區為先行先試區,引領帶動蘭白試驗區全面加強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東湖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交流合作,通過開展技術轉移、項目開發、人才培訓與交流等合作,促使園區間形成知識、人才、技術和產業的協同共享網絡,共同推進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
拓展“一帶一路”國際市場。依託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加強與新疆霍爾果斯、喀什經濟開發區開展合作,聯通中西亞和中巴經濟走廊,拓展面向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的外貿市場。依託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加強與中西亞國家在能源資源開發、裝備製造、新能源、特色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對接合作。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積極拓展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加強與俄羅斯、白俄羅斯、阿聯酋等國家城市旅遊互動,開展“絲路新區、魅力新區”系列推介活動,開闢絲綢之路出境旅遊業務,開發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遊客的以絲綢之路精品游、黃河風情游、民俗風情游等為主題的旅遊精品線路。
隴海至蘭新鐵路既有線改造
加快蘭州至張掖三四線鐵路建設
增加蘭新高鐵發車班次
建設京蘭高鐵新通道
適時推進環縣至海原(褚家灣)至中川鐵路建設
加快推進蘭州經天水至漢中城際鐵路項目建設
推動蘭合鐵路西寧(蘭州)至成都鐵路建設
積極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
優化重慶、成都經蘭州至歐洲沿海港口班列運行線路
積極爭取蘭渝鐵路提速升級改造
加快推進呼銀蘭高速鐵路建設
完成包蘭線銀蘭段擴能工程
推動蘭新線貨運增量擴能和客車分流工程建設改造
加快建設中衛至蘭州客運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