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閘把上的大境界——記瀋陽局集團公司蘇家屯機務段長春北運用車間指導司機王裔

王裔認真檢查機車車鉤狀態。劉 博 攝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
他,熟練掌握5種型號機車的操縱技術,安全駕駛8年,摸索出“三段控速操縱法”“防錯漏輸操作法”,練就了貨運機車一把閘“零誤差”對標停車的絕活;在蘇家屯機務段、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全路技術大賽上包攬3個第一,被破格免試聘任工人技師,1年後又獲得高級技師資格;入路8年,從退役軍人成長為指導司機,多次擔任技術大賽教練……他就是瀋陽局集團公司蘇家屯機務段長春北運用車間指導司機王裔,一個心有夢想、努力奔跑,在小閘把上演繹大境界的鐵路榜樣。
學藝:干鐵路是我兒時的夢想,說啥也要學好技術成就一番事業
“得知自己被分到了機務段,將來能當火車司機,我高興得一宿都沒睡着覺。”回想起2008年的那一天,王裔的臉上寫滿了幸福。
“我姥爺和母親都是鐵路職工,我是在鐵道邊玩大的,打小就迷上了火車。”
理想不是說說就能實現的。王裔深知,干鐵路過不了技術這一關必然是寸步難行,發誓要把自己的鐵路夢付諸學技練功的實踐中去。然而,當一本本密密麻麻、厚厚沉沉的鐵路規章擺在王裔面前時,他還是彷彿挨了一記悶棍——鐵路規章內容多不說,對記憶的準確性要求還特別高。即便是一字之差,所表達的意思也可能謬以千里。
“愁也沒用,還是先背下來再說!”恢復平靜后,王裔拿出了在部隊學習時的勁頭。他的床頭上、更衣箱里堆滿了《行規》《技規》和機車乘務員應知應會等專業書籍,他每天反覆背、反覆練。
師傅張東輝說:“在我帶過的徒弟里,像王裔這麼好學上進的不多。每次見面,他都有問不完的問題,看啥都想刨根問底。我對他格外嚴格,標準也更高些。”
跟車學習時,張東輝讓王裔對照監控器畫站線圖,把每個區段的信號機怎麼顯示、怎麼控速、側線進幾道等信息都標清楚、背熟練。站線短的畫一頁紙、長的畫兩三頁紙,張東輝隨時提問。“師傅對我就像父親一樣,面上嚴、心裡疼。”王裔笑着說。
有志者事竟成。上班一年後,王裔就記了10萬多字的學習筆記,繪製了近百份電路圖,《技規》《行規》等都記得一字不差,沿線300多架通過信號機、近萬個坡道和曲線特點爛熟於心,被譽為“活規章”“活地圖”。
2012年,王裔順利成為同期入路退役軍人中的第一批副司機,第二年又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司機,成為大家眼中名副其實的“大工匠”。段上安排專人對他的學習方法進行總結,歸納為“四個一”學習法,即每次乘務都用心把師傅講解的業務知識寫一遍、把常見的故障處理方法記一遍、把行車規章與實際應用對一遍、在睡前用腦把線路縱斷面信息過一遍。如今,“四個一”學習法已在全段乘務員中推廣,贏得廣泛好評。
攻堅:機車操縱技術無止境,我要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要說操縱技術,我就佩服張東輝,人家駕駛貨運機車也能‘一把閘’對標停車!”老師傅們閑談時的一句話,讓王裔的心中掀起了波瀾。他暗下決心,說啥也要練成師傅這樣的真本事,用一流的機車操縱技術縮短停車時間、提高運輸效率。
“第一次試驗‘一把閘’停車完全靠猜,特別緊張,記停車點的時候手和腿都在不停地抖。”王裔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自從劉師傅不當司機以後,段上就沒人會“一把閘”對標停車的技術了,加之貨運機車每次牽引的總重、輛數、車型等都不相同,王裔一下子陷入了沒有師傅可以請教、沒有規律可以遵循的兩難境地,一切全憑他自己摸索。
為了避免自己像沒頭蒼蠅那樣亂撞,每次出乘他都隨身帶上一個小本子,把牽引總重、機車型號、牽引輛數、線路坡度、下閘地點等數據一個不落地記下來,退乘後主動到車間查看監控文件和錄像資料,回到家一頭扎進書房分析比對每一個參數值、變化量對下閘的實際影響。參加技術大賽集訓時,他請教練幫忙把每次操作的機車監控屏幕全程錄下來,看完錄像再琢磨、再試、再看,反反覆復無數遍。
2015年在全路機務系統職業技能競賽上,他操縱六千噸貨物列車全程運行無衝動,實現了兩次對標停車、四次中途測速“零誤差”,一舉獲得全路技術狀元稱號。大賽評委評價他對標停車的操縱技術是“為全路機車乘務員立了一把全新的標尺”。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寬。為解決列車冒進、超速、運緩、區停等問題,他總結了機車操縱規律,摸索提煉出“三段控速操縱法”“防錯漏輸操作法”和“一徹底、七提示工作法”,在全段得到推廣運用,提升了標準化作業水平。
2017年,他全程參與京哈線重載貨物列車提速90公里牽引試驗,獨立編寫了貨物列車牽引操縱辦法和運行標尺,為提速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安全保障。
今年,他又參與局集團公司機車乘務員作業指導書修訂工作。為確保標準更精準更實用,他每天往返跟車添乘,經常幾天幾夜都吃住在車上。
傳道:是組織培養了我,我要把自己的技術傳授給每一個需要的人
2015年,王裔在全路機務系統職業技能競賽奪冠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少人打電話向他請教技術問題。每次他都毫無保留地講、耐心細緻地教。
有人說他傻,可他卻微微一笑,堅定而有力地說:“我從一名普通士兵退役後來到鐵路,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都是組織的培養,我有責任把所學教給需要的人。”
當上指導司機以後,王裔深感自己傳道授業的責任更大了。接手不到一個月,他就把指導隊的25個機班全部添乘了一遍,把一個月內的監控文件和錄音錄像資料全部分析了一遍,並為每個人建立了技術檔案,制定了補強培訓措施。
跟班添乘、分析監控文件、看錄音錄像資料,王裔容不得半點違章,不管是誰,一丁點兒毛病也不放過,說了又說、講了又講,以至於大伙兒都說他有安全“強迫症”。
一開始,有些人對王裔的嚴格很不理解,覺得他有些小題大做。可時間長了大伙兒發現,王裔負責的機班被考核的人越來越少了,不僅消滅了行車事故和責任機車故障,還防止各類事故53起。漸漸地,大家心服口服,紛紛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對於所轄指導隊以外的機車乘務員,王裔也是有求必應、耐心傳授,近年來還多次在局集團公司、全路技術大賽中當教練,現已帶出全路技術狀元1名、標兵3名,局集團公司技術狀元4名、標兵10名。
無悔:我是全家人的驕傲和希望,我要養好身體、干好工作,讓家人放心
“我們家中有不少人在鐵路工作,我是長春客運段的一名列車員,從長春到長沙,每次出乘最少也得42個小時,更能體會鐵路職工的不容易,也更懂王裔的心。”妻子鳳月充滿溫情地說。
在很多人看來,王裔是個“工作狂”,可在妻子眼裡,他是體貼上進的丈夫;在老人眼裡,他是孝順能幹的兒子。只要休班在家,王裔不是看書學習,就是陪女兒、接妻子、幹家務……雖陪伴不多,卻用心呵護。
王裔的岳母對記者說:“夫妻倆工作忙,成天在線上跑,有時三五天也難得見他們一面,我們過來幫着帶帶孩子、照顧照顧家。只要他們安心把工作做好,就是對我們盡孝了。”
採訪期間,王裔的手機不時地響起,5歲的女兒用稚嫩的聲音說:“爸爸的手機是‘熱線電話’,總有好多好多叔叔找他。”
望着活潑可愛的女兒,王裔的眼圈紅了。“孩子出生時我正在外面參加集訓,沒能趕回來。如今孩子上幼兒園兩年多了,我只接過一次,老師見我時連問孩子三遍‘這是不是你爸爸’。”說到這裡,這個硬漢哽咽了。
“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王裔的身體。”王裔年紀輕輕就患上了神經衰弱和頸椎病。“那次可把全家人給嚇壞了!”回憶起2015年的一次重病,妻子仍然心有餘悸。
當時是寒冬臘月,王裔咳嗽十多天也不見好,可他硬挺着不肯吃藥,因為擔心吃了葯犯困影響工作。沒想到他的病情突然加重,頭暈腦脹、視物旋轉、一動就吐。他說當時的狀態就像是醉酒了。後來,急救車把他送到了醫院,診斷結果是由於勞累過度,身體免疫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導致前庭神經受損,治療了一個多月才出院。
“我知道我是全家人的驕傲和希望,我一定會好好的,把身體養好、把工作干好,你們放心吧。”王裔吃完母親做的飯菜,起身拎起妻子整理好的背包,準備上線添乘。
人物檔案:王 裔
男,漢族,中共黨員,1988年出生,2004年入伍,2008年入路,現任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蘇家屯機務段長春北運用車間指導司機、高級技師。他手握機車閘把8年,趟趟安全、列列平穩,總結出“三段控速操縱法”“防錯漏輸操作法”,練就了“一把閘”零誤差對標停車的絕活,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火車頭獎章以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鐵路工匠”、技術狀元、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採訪手記
握穩閘把,為夢想風雨兼程
王裔留給我們最初的印象是武藝超群、榮譽滿身、光芒四射,然而,當我們循着他成長的足跡走近一個真實的王裔,就會發現他成功築夢背後的“隱形力量”——夢想+實幹。
王裔的心中始終懷揣着成就一番鐵路事業的夢想,好似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前進的方向。正因為心中有夢,面對再大的困難和挑戰,他也不服輸、不退縮,一直努力奔跑、不知疲倦,用實幹敬業精神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極致,一步步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多少人把夢想描繪得奇妙瑰麗,又有多少人獨對夢想空自嗟嘆。在擔負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歷史使命的新征程上,王裔握穩閘把,為夢想風雨兼程,將演繹更加寬廣、絢爛的人生。